约20330字。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词像一本本心灵相册,收藏着一代代诗人的情思。这里有秦观"倚东风,①_______________的喜悦,范仲淹"心旷神怡,②_______________"的快乐;有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③_______________"的相思与无奈,刘长卿"寂寂江山摇落处,④_______________"的哀怜与愤慨;也有苏轼"⑤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的奇思妙想,杜甫"⑥_______________,无家问死生"的沉痛现实;还有刘禹锡"⑦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韩愈"⑨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英雄失路、前途未卜的悲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21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八个法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30多万无辜生命惨①_(A.chǎn B.cǎn)遭杀lù②(A. 戳 B. 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石碑上深深 甲 (A.镌刻 B.铭刻)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更是84年前那段乙(A.永垂不朽 B.不可磨灭)的血泪记忆。丙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汉字(只填序号)
①( ) ②( )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 乙( )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
②翻开这段血泪史,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在绝望中绽放顽强希望的铮铮傲骨。
③纪念,从不为宜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①③②
二、阅读(7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B. 首联直抒胸臆,“一上”对应“万里”,有力地表现出愁绪的突兀而浓厚。
C. 颌联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千古名句,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D. 颈联实写所见之景“绿芜、黄叶、秦苑、汉宫”,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
4. 本诗与《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同为“登高说愁”,所表达“愁绪”有何不同?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①,至北固,舣②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③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有删改)
【注释】①日晡(bū):傍晚时分。②舣(yǐ):停船。③噀(xùn):喷洒。
5.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以】①老僧以手背采眼翳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白】③馔天为白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B.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C.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D.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8. 本文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请选一处加以分析。
(三)(2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