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1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5题,共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染病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比战争、革命更为深刻和全面,因为疾病直接攻击文明的核心和根基——人类自身。不过传染病也催生了现代公共卫生,推动了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预期寿命的增加也正是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最大成果。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突发的、引起大量死亡的疾病的认识非常有限,把它与神秘的自然力量联系起来,包括神力、恶魔、星象等,会认为生病是得罪了上苍、祖先,是某种神力或者是恶魔的左右,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等。最早的公共卫生办法是隔离和检疫,这一办法逐渐形成制度。比如在黑死病流行期间,拉古萨共和国设立了检疫制度。当时规定外来船只进入港口需要做30天的隔离,后来又延长到40天。之后这种制度固定下来,形成了专有名词“海港检疫”。
  人类真正认识到传染病的原因是在19世纪的下半期,大概在1886年才确定了所谓的病原生物学,认为很多传染病来自病原生物体,提出“病因﹣环境﹣宿主”模式,这一认识成为传染病防治的科学基础。这一时期德国的公共卫生学家皮腾科费尔证明了传染病的发病,除了病原体有致病微生物、毒性以外,可能还与环境、与人的自身免疫力有关。所以仅感染病菌不一定会患病,患病应该还与个体的免疫系统有关。在人类对传染病的控制中,重要的是怎么提高自身免疫力,其中一个关键方法是通过主动免疫,也就是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传染病,消灭天花就是在全球人群中普遍接种牛痘疫苗产生的巨大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许多传染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主要归功于疫苗的广泛使用。从出生时就开始的预防接种,使得许多严重危及婴幼儿健康与生命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如麻疹、百日咳、白喉。
  (取材于张大庆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1980年5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这是人类历史上彻底根除的第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人类与疾病的漫长斗争中取得的一项划时代的胜利。它标志着在此之前主要是生物致病菌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专家指出,以后的主要疾病应该是由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病,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但事实是,即便在丰衣足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有效控制传染病能帮助人们改善健康状况,增加预期寿命。
  B.采用隔离和检疫并逐渐形成制度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C.自身免疫力的强弱关系到人们在感染病菌以后是否会患病。
  D.婴儿出生接种疫苗使得曾经危害儿童的传染病都彻底消失。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花消灭之前主要是生物致病菌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
  B.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导致各种传染病也产生了新的形式。
  C.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导致传染病的产生。
  D.传染病将永远伴随人类,因此需要提高警惕,积极行动。
  (3)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衣足食:指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B.相生相克:指物质的互相生发以及互相克制的关系。
  C.死灰复燃:指已经消失了的又重新活跃起来。
  D.犬牙交错:形容事物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重大传染病流行期间,如果能够做到积极应对,就容易进入缓解恢复期。
  B.外出必须戴口罩的政府法令的制定主要基于新冠病毒可通过聚集进行传播。
  C.要了解并准确认识一种新型传染病是需要时间的,新型冠状病毒也不例外。
  D.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及时准确、过程透明也是应对传染病风险的关键举措。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人类对传染病的认识过程。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
  2.(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其然?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德不盛,义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众,兵不强,而好以其国造难生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