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20字。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时练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这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樯橹灰飞烟灭
  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对江山的赞美,也是对豪杰的烘托。
  B.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C.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D.词人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古代的人事融为一体,境界恢弘。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6.下列各项中,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