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90字。
7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群文阅读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歌均为魏晋时代的作品,一为古乐府为题的四言诗,质朴刚健,运用比兴手法,化用典故或引用前人诗句表达心志。一是五言为主的田园诗,平淡舒缓,善用白描,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画。两首作品表现的人生境遇和人生状态不一样,《短歌行》表达曹操“天下归心”的渴望,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忧思;《归园田居》呈现的是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抒写的是厌倦官场最终辞官归隐躬耕田亩的自由、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经学过诗歌,在诗歌的阅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对诗歌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诗意”,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不同的审美追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教学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诵读两首诗,感受诗歌韵味,把握不同的感情基调。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位语言,理解并赏析两首诗的不同情感与风格。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诗人形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4、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曹操忧患意识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教学重难点
诗歌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把握诗人形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历来都是一个互相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结束一方战乱,为新朝代建立奠定基业的政治家;一个是厌弃官场生活,向往田园风光的隐逸之士。不同的人生经历为他们的诗作打上鲜明的烙印。(通过两幅图画引出两位诗人,更直观形象)
学习活动一
学习活动:比较志士之情和隐士之情
小组讨论:“心忧天下之忧”和“山野田园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你从《短歌行》和《归田园居》(其一)中,各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现在让我们从解读两首诗歌入手,感受两首诗歌不同的内容情感和创作风格。(欣赏《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视频,感受两首诗歌不同的韵律和生命情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