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40字。

  7 乱世诗人的别样追求—《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
  教材分析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第七课,两首诗歌均为魏晋时代的作品:一首是古乐府为题的四言诗,质朴刚健,运用比兴手法,化用典故或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另一首是五言田园诗,平淡舒缓,善用白描,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景。这两首诗表现的人生境遇和人生状态也不一样,《短歌行》表达曹操“天下归心”的渴望,抒发的是渴望建功立业中的忧思;《归园田居》呈现的是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抒写的是厌倦官场生活最终辞官归隐躬耕田亩的自由、喜悦之情。
  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学情分析
  曹操与陶渊明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学生都已在初中学过曹操的《观沧海》和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曹操和陶渊明的性格特征、诗歌风格都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未能深入把握两人的身世背景、情感思想以及人生追求。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诗歌理解能力,能基本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同时该班学生思维活跃,对群文阅读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索精神,但要通过这两首诗歌,挖掘出两位诗人的共性和差异,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本节课前我鼓励学生多渠道搜集、整理曹操与陶渊明的文献资料,并完成本人设计的导学案,这对学生在课堂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有极大帮助,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感悟曹操、陶渊明的矛盾与痛苦。
  2、探究曹操、陶渊明人生选择不同的原因。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曹操与陶渊明人生选择不同的原因。
  难点:理解曹操与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ppt1)
  曹操承受着社会偏见的强大压力,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极其痛苦;陶渊明面对现实泥淖下的精神困境,在仕与隐的矛盾中反复挣扎,两人都曾在痛苦与矛盾中实现自我救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