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070字。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消息
  丁玲
  “老太婆,厨房里去吧!”她的小儿子阿福爬完了吊梯从那门洞里钻了进来。跟在他后面爬进来的,又是那个穿灰短衫,胁里夹着一件卷着的长袍的人。
  儿子没有望她,脱下蓝布褂,坐在床上,一边让那人坐。老太婆懂得又是那回事了。
  自从有了这回事以来,儿子就变得高了一点儿似的,更不把娘看得起。在她的心上,悄悄罩上了一层被漠视的悲哀。她卷起那堆破布,望了望那人,便弯腰走出去了。可是她没有到厨房去,却在吊梯边爬进另外一个门洞,一间小到只能睡一个人的阁楼。老太婆听着他们已经开始,便屏住气用心听着,一点儿也不心躁,耐心地注意着前楼上。
  天色黑了下来,家家都在弄夜饭,柴的烟,劣等的油烟,在每家飞腾,氤氲在几条弄里,慢慢向上升,飘去了。可是那小阁楼,却没有通气的地方,旧的烟塞在这里,新的烟还窜了来。
  老太婆忍不住不断地呛了起来,“咳咳咳咳咳……”
  “你娘病了吗?咳得这样狠!”
  阿福便大声说:“老太婆!叫你下去!这样热,躲在那里做什么?”
  她晓得他们在嫌她了,却偏不下去,用一块布抵着嘴,让眼泪鼻涕流满脸上。她要听他们说一些什么。
  过了好一阵,那个人才走。阿福走到厨房找冷饭。老太婆便也从那黑洞里爬了出来。
  “老太婆,你病了吗?”坐在后门口,抱着小狗子的媳妇,和正在装饭的阿福都同时问了。
  “哪里?我蛮好的呀!”在她满脸的皱纹里,在她的声音里,充满了从心上漾出来的满足的高兴。
  儿子和媳妇都上厂去,她一人又坐在原地方补短褂。一边补着,一边觉得有点儿不安,有一些话,总想找个人谈谈,而且总想做一点儿什么才好。可是找什么人呢?一个人很苦闷地又坐了半天,心里面总没有把这事放下。后来连自己也不觉得怎么就走到后弄的王婆婆家了。王婆婆正在用木盆洗衣服。她站了半天,同她说了几句闲话之后,便忍不住问了:
  “你还记得之前到恒丰里去吃饭的事吗?”
  “哪里会忘记,大伙儿烧,大伙儿吃,只要是穷人都有份,我说要长远那样就好了。”
  “你知道那是什么人拿出钱来的吗?”老太婆故意认真问着。
  “怎么不晓得?都说是一个姓刘的拿出来的,后来被赶跑了啦!”
  “姓刘的,他哪里有钱?有钱的人肯做这种好事吗?那不晓得多给我们几个工钱还好些。这个钱是……”老太婆说到这里,便慎重地把声音放低了慢慢说了出来。
  “哦!……”王婆婆惊诧起来了,“那这是个什么人呢?”
  “不是一个人,是好些,说是有100万个人大家拼拢来的一笔大款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福之前就对老太婆不好,自从有了“这回事”,更加看不起她了,她也因此感到了悲哀。
  B.老太婆明明知道儿子不想她听,却偏偏流着眼泪鼻涕也要偷听,表现了她对信仰的执着。
  C.十几个老太婆聚集起来凑钱准备礼品,说明大家都怀有感恩之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D.儿子和媳妇都上厂去了,老太婆找到了王婆婆,是因为她有些无聊,总想找个人闲聊。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表现老太婆高兴的心情,写“在她满脸的皱纹里”,写她“忍不住又咧开了嘴”,画面感非常强,就像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
  B.老太婆是小说人物之间的纽带,她一方面从自己儿子处听来消息,一方面将消息告诉给其他人,一方面又将东西交给“那人”。
  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主次分明 三件事,发生在老太婆家里的两件事较为详细,另一件事则较为简略。
  D.结尾处红布黑花“放着无限的光辉”,表现出老太婆为“他们”做出贡献后的高兴心情,也暗指老太婆们的思想闪耀着光辉。
  3、请分析文中画框线句子的作用。(4分)
  4、这篇小说多处设置悬念,充满神秘色彩。请结合文本指出并赏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物证,在党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地位,属于重要的革命文物,理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由于我国工业遗产长期在“保”与“拆”之间挣扎,再加上工业遗产管理工作所遵循的是年代价值或经济价值优先,兼顾审美价值、技术史价值、区位价值等多重复合价值标准,党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旁落。这导致本应受到重视的红色工业遗产却成了最容易被闲置、毁坏的工业遗产门类,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