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32740字。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诊断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这四个字,出自孔子之口,见之于《论语•为政》。
孔子讲礼仪,但是如果人们成了礼仪的器具,只知像器具一样做出刻板的体态和手势,只知重复着完全一样的话语和笑容,那么,这就成了“器具之礼”,而不是君子之礼。因为,君子不器。
礼仪只是一例,由人变器的事情,到处可以看到。
我们应该见过不少这样的教师,年年月月用完全一样的语句和口气复述着同一本陈旧的教科书。虽然毅力可以称道,但未免太“器”了,因为他们让多彩的生命变成了复制之器。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人世间最重要的是“这一个”,亦即独立生命的自我把持,因为人的生命不可重复。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生命的真实在于冲动和绵延,而机器化的行为只是喜剧嘲笑的对象。他们的种种理论,都与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哲学“君子不器”遥相呼应。
黑格尔和柏格森是在目睹欧洲工业化、机器化所产生的弊病后作出论述的,而中国古代提出“君子不器”却没有这种背景,因此更为难能可贵,更像圣哲天语。
中国古代文字的优点是凝练,缺点是多义。例如这个“器”字,概括了多少现象,却也可能歧义丛生。器具、器物、器皿等等,表明了它的物化方向,但如果是器识、器宇、器质呢?显然又从物化转向了生命。老子所说的“大器晚成”,比喻大材须精雕,伟人须等待。也就是说,老子所说的“器”是一个可以慢慢增长和优化的活体。既然是活体,就与孔子所防范的非活体“器”,有方向上的差异。孔子所不喜欢的“器”,永远成不了老子所说的“器”。因此,他们两位其实都在倡导活体。
“君子不器”的教言主要会给我们两方面的帮助:
第一,尽量不要成为器物的奴隶。管子所说的“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管子•内业》),说明了君子对于器物的主动性。环视四周,现在有很多人过度追求器物之盛,其实早已远远超过生命的实际需要,这就使自己成了器物的奴隶。他们成天收藏、拼比着奢侈器物,琳琅满目,乍看是生命的扩充,其实是生命的奴化。而且,奴化了的生命还要伺候那么多冷若冰霜的“主人”。须知,哪怕是积器如山,堆物成城,也比不过你简囊远行的身影。
第二,尽量不要使自己变成器物。这比成为器物的奴隶更为严重,其实也更为普遍。这种异化过程,在开始的时候还很难自觉。当你在某一职业、头衔、角色上粘住了,僵化了,风化了,那就要当心。因为异化过程已经开始,与君子的活体渐行渐远。班固在《汉书》中说“君子直而不挺”(《汉书•盖宽饶传》)。我几次读到,都会为那个“挺”字哑然失笑。君子需要正直,当然不错,但再往前走一步,“挺”了,那就带有了刻意表演的成分。一直“挺”下去,就渐渐从有机体变成了无机体,最后变成了一种造型和雕塑。造型和雕塑是“器”,不是人。
无论是不做器物的奴隶,还是不做器物本身,有一个最简单的防身术,那就是坚持做一个平常人,一个有体温、有弹性、不极端、不作态的平常人。这又与 “君子中庸”联系在一起了,可谓:君子因中庸而不器。
(摘编自余秋雨《君子不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讲礼仪,但刻板重复的“器具之礼”是他所反对的,老子也反对。
B.黑格尔提出的“这一个”和柏格森认为的“生命的真实”其实是一回事。
C.古文字凝练多意,孔子、老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器”字得出不同的结论。
D.如果我们被某一职业、头衔、角色粘住,就会与“君子的活体”渐行渐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顺序,多角度论证了“君子不器”的中心论点。
B.文章使用了多种论证方式: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C.文章既论述了“君子器化”的表现,又论述了“如何避免器化”,论述重点在后者。
D.文章引用《汉书》的话意在表明君子要把握分寸,以免从“有机体”变成“无机体”。
3.以下诗句均属于“君子器化”的具体表现,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出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3分)
A.既自以心为形役(陶渊明《归去来兮》)
B.心似已灰之木(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C.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司马迁《史记》)
D.功名心自许(杨冠卿《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并整合文章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学生对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一般先明确论证手法,再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体现观点的能力。解答时,考生首先理解句子含义,再分析句子体现的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资源密集的产业,大飞机项目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的明珠”。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
大飞机项目的稳步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在C919众多供应商中,具备资金和研发实力的上市公司占有较大比重。据中国商飞统计,国内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包括宝钢在内的16家材料制造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