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5990字。
郑州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人类历史说到底也是一部灾难史,如果仅从文学描写的对象或者故事背景层面来定义灾难文学,那么几乎所有关于受难者的题材都可以归到灾难文学的视野中来,这种界定显然是不可行的。文学不仅是一种事实的记忆、情感的传达,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蕴价值关怀的展现。灾难文学以灾难为主题,不仅记叙灾难事件本身,更强调由灾难所引发的心灵震撼、伦理冲突以及人性反思。而目前文学对灾难的研究不仅总体上探究不深、内涵不明、底蕴不足,在具体创作上也呈现出多记录少反思、多纪实少想象、多感性少哲思以及艺术表现单一等问题。
任何概念都应该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广义的灾难文学是指包含灾难性因素的文学形态,而从文学创作上讲,灾难文学主要是指狭义的灾难文学,即以某一灾难事件为中心表现灾难内容以及灾难意识。它不排除人为灾难,也不等同于苦难悲剧,它是人类对灾难这一无法预知也无从逃避的生命存在状态的见证、修复与救赎。尽管灾难可能只涉及个别人群,但它对人类心理所造成的震撼与恐慌却是广泛而深刻的。这一潜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的集体无意识在灾害面前一触即发,表现出强烈的灾难意识或者说灾患意识。这应当是灾难文学最为突出的文化内涵。
这一灾难意识首先表现出一种悲剧精神。描绘人的生老病死并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苦难文学或悲剧,作为悲剧来说,表现人与命运、人与社会的冲突以及冲突中人的主体精神投射才是悲剧的主题。我们不能用悲剧的标准来衡量灾难文学的价值,而应看到灾难文学在生命体验、伦理价值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悲剧的美学意蕴。悲剧以其“形而上的慰藉”肯定世界和人生的力量,在变动不居的生活表象背后指向人真实存在的永恒性。因此,灾难文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恐怖、痛彻,还有崇高。
其次,这一灾难意识也表现出一种忧患意识。如果说悲剧带给我们的是生命的震撼与崇高,那么忧患能让我们看清生命的状态与立场。现世中,人生总是有所欠缺,而生命就是在不断的受伤与复原中寻求超越。因此忧患赋予了人类对现实灾难的超越以及对未来思索的自觉。当然,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结构中并不缺乏忧患意识,但后者更多地表现为忧国忧民意识:对外来侵略的忧患,对庙堂的忧患,对黎民百姓的忧患,却缺乏一种生命本体意义上的忧患。
最后,这一灾难意识也表现出人性的、伦理的维度。每一种生命的感觉就是一种人性的维度。灾难作为给人带来巨大灾害的群体性事件,不仅需要我们关注道德的普遍状况,更需要我们关注道德的特殊状态,而真实的伦理问题很多时候是在道德的特殊状况下出现的。灾难引发的伦理危机作为灾难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可以集中展现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作家借此可以挖掘出人性的深度与生命的韧劲。正如勃兰兑斯所言:“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在灾难的强大暴力面前,人的灵魂如何受到震撼、人的伦理道德如何遭到破坏并得到修复、人性的复杂如何得到展现正是灾难文学要展现给我们的。
与灾难的冲突触动了人类潜意识深处的灾难意识,它是人类由一个突发的、偶然的灾难事件生发出的对人生、世界新的理解和把握。灾难文学作为记录人类灾难并见证人类成长的文学表达,它以一种悲剧样式,宣泄一种集体的忧患。它对人类心灵的震撼,对人类灵魂的净化与提升具备了形而上层面上的深广度,由此达到了哲学的本体意义的高度。
(摘编自董琼、田敏《中国当代灾难文学症候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灾难文学的界定,不能只着眼于文学描写的对象或故事发生的背景,这样会令灾难文学的范围无限放大。
B.文学关乎记忆与情感,是审美意蕴价值关怀的展现,其中灾难文学是对生命存在状态的见证、修复与救赎。
C.受难者虽可能只是个别群体,但灾难本身造成的心理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刻的,它有可能引起灾患意识。
D.灾难文学可以展现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对人性深度与生命韧性的挖掘是其最突出的文化内涵之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开篇指出灾难文学的界定误区,然后阐释了灾难文学的主题,并提出目前灾难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悲剧精神、忧患意识、人性伦理三个角度分析狭义灾难文学的文化内涵。
C.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指出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主要是对他人和国家的责任,而西方文化的忧患主要是针对生命本体意义。
D.文中引用勃兰兑斯的话,看似是在陈述文学史对人类的重要价值,实则是在突出灾难文学对人性与伦理层面的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目前灾难文学发展中存在的内涵不明、多感性少哲思、艺术表现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对灾难文学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
B.悲剧主要表现人与命运、人与社会的冲突以及冲突中人的主体精神投射,而灾难文学在生命体验、伦理价值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具备悲剧的美学意蕴。
C.灾难引发的伦理危机与一般的不同,真实的伦理问题很多时候会因灾难本身而被暴露出来,因此灾难文学写作应关注伦理道德与人性。
D.灾难文学以一种悲剧样式来宣泄一种集体的忧患,同时也具有净化灵魂的作用,推动灾难文学的发展,可以给文学艺术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要读懂《乡土中国》,首先必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本书,有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乡村建设这一学派的学者们而说的。我们阅读这本书时,如果能清楚乡村建设者们的主张和学说,就能对书中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就能学有所得。
此外,阅读《乡土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文体的概念。《乡土中国》属于论述类文体,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乡土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