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960字。
单元群文阅读
科技强身,人文强心
文本一
(2021山东威海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讲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自然科学好像比较容易量化。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因为科学转变为技术,技术转变为产品,需要社会的动力、机制和资源的配置。一种产品能不能生产,在什么地方生产,以多大规模生产,生产的动机和动力是什么,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任何技术都不可能转化为产品。做一张桌子,要用到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知识,但是,这张桌子做成什么款式、什么风格能反映出美学观点、审美情趣、文化传统,这就体现了人文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而不是自然科学技术本身的问题。中国要解决环境问题,光有自然科学知识不行,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而光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没有自然科学知识同样解决不了。任何一种实际问题都是由多个学科综合起来解决的。科学转变为技术,技术转变为产品,是一步一步投入人文社会科学怀抱的过程。
人文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技术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价值判断,自然科学技术不一定是第一生产力,它完全可能是第一破坏力,完全可能祸害人类。比如核技术、克隆技术,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没有正确的人文科学理论和价值导向来引导,科学家完全可能变成疯子,完全可能祸害人类。正如爱因斯坦讲过的那样:“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范围之外。”
(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我国人文
社会科学受到挤压》)
材料二:
在人文科学中重要的是正确处理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当然也存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因为自然科学既具有人文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但就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言,价值是中立的,价值观属于科学研究的主体。自然科学学者的理想与信仰、爱国主义感情和对科学成果及效用的人文关怀,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无直接关联。二战期间为德国纳粹服务的科学家,同样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自然科学中,科学与价值之间不具备同一关系,学者的人文情怀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没有直接联系。
B.人文科学的价值性问题涉及学者和作品两个方面,后者是文化的载体,其价值具有客观性。
C.人品固然会影响作品,但作品好坏不能与人品高下画等号,在中外文化艺术史上人品与作品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并不罕见。
D.人文科学很难直接带来经济增长,但其人文环境使社会成员具有了高尚的品格和人文素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研发核弹所需要的物理知识与人文科学没有直接关联,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却离不开人文科学。
B.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后,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首次太空授课,体现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的价值导向。
C.开设豪放派诗词研究专题时,研究的核心应是诗词的含意和修辞、炼字、炼句等技法知识。
D.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成为家庭乃至一个地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靠的是国人骨子里的美德。
3.下列论断,不能证明材料一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的一项是(3分)( )
A.好的电子产品,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它必须是技术与艺术、人文精神的结合,这样才能产生震撼心灵的效果。
B.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人文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
C.高新技术问题的解决固然迫切,但同等重要甚至更为突出的是观念、体制的更新,是机制、理论的创新。
D.科学是在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运作的,如果不了解人类行为、态度和组织的动向,科学也走不了太远。
4.材料二第一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5.澳大利亚某政客曾对他认为“荒谬”和浪费政府拨款的人文科学进行抨击,声称:“我们要在澳大利亚开展科学研究,但我们希望把研究重点放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请依据材料相关内容,指出这一言论的错误之处,并阐明理由。(6分)
文本二
(2021山东济南高三学情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
“科学家与艺术家经常生活在不可捉摸的境地。这两种人必须经常把新的和已经知道的东西协调起来,并且为在混乱当中建立新的秩序而奋斗。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应互相帮助并帮助一切人。他们能铺平沟通艺术与科学的道路,并且用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极为宝贵的全世界共同的纽带把艺术和科学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