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300字。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1.体会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洪流与个人志向、人生选择之间的深切联系,理解文中展现出的革命导师和仁人志士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体会其襟怀和抱负,激发对祖国前途命运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具有的抱负和将承担的使命,培养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
  ……
  3.把握课文各自的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针对性,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4.进一步学习演讲稿的写作,注意注意准确、充分地发表见解,阐发主张,明确立场,抒发情感,特别突出注意演讲的针对性。
  教学指导:
  本单元在“抱负与使命”的人文主题统摄下,选取四篇实用性文章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学习任务主要指向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四篇文章都涉及较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其中既有文言文,又有翻译作品,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导师的作品,阅读难度较大。由于文章阅读难度较高,无论设计什么样的“大情境、大任务”教学。首先都要把文章读到位,否则就有可能把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架空,把语文教学变成浮泛的研讨与空洞的诉说。……可以采取的策略:
  1.立足文本内部,抽丝剥茧,节节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思想深刻,表达很凝练。
  2.引入背景资料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辅助阅读。如,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工业革命以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无产阶级作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走上历史舞台相关;《谏逐客书》则与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一个突发事件(及其引发的利益争夺和政策转向)相关;林觉民对妻子所说的“今日事势”则与当时中国命运和道路的艰难抉择相关。了解相关背景,则可以去滞涩人通达,破肤浅成深入,变笼统为细致。
  3.可以采用对读或群文阅读的方法辅助阅读。
  如,第10课两篇文章之间有着很多互相呼应的地方,可以在对读中互相联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选入教材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