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40字。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书海拾贝——夯实语文基础(22分)
  1.(2分)提升语文素养从夯实语文基础起步。不必说墨香怡人的书法作品,含义隽永的古典诗文,久唱不衰的文化常识,也不必说至纯至美的散文美语……都有无穷无尽的魅力。
  2022年世锦赛在成都打响,国家体委主席挥毫写下了一幅书法作品。请同学们赏读这幅作品,并把蕴含其中的四字成语用楷体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
  2.(4分)朗读下列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1)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      (bāo)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雨的四季》) 【春花】
  【夏荷】 (2)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tíngtíng)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荷叶??母亲》)
  (3)我行走在皓月当空的夜色里,身体与大地万物一起      (mùyù)如流水般的月光,静静的感受月下那份悄然绽放的缥缈与安然。(《秋天的月亮》) 【秋月】
  【冬雪】 (4)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      (zhuó)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3分)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C.古人交流常用敬辞与谦辞,“尊君”“高见”“寒舍”“拙作”“劳驾”都是古代常用敬辞。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
  4.(3分)弘毅组的同学们在通读《朝花夕拾》后,为作品中的“他”和“她”申请了微信头像,置顶了星标朋友,并发布了朋友圈。阅读王明同学展示的内容,选出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我们小组之所以用“回望来时路”为鲁迅命名微信昵称,是因为《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编辑于1927年,这两年是鲁迅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他遭遇了局势危机、生存危机、信任危机等。人在困境中往往会主动叩问精神的故乡。在纷乱、不确定的现实面前,鲁迅开始沿着时间的轨迹,围绕核心词“经历”与“成长”,用九个月时间在纸上重建了一座可以“时时反顾”的记忆花园,并以此对抗现实的荒诞与荒芜。
  A.画粗横线的词“小组”“精神”“轨迹”都是名词。
  B.加点词“命名”“编辑”“叩问”“是”都是动词。
  C.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喻体是“记忆花园”。
  D.画波浪线的“荒芜”一词在语境中是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的意思。
  5.(10分)经典诗文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丰盈了我们稚嫩的心灵,点亮了我们混沌的思维。临近期中考试,小语同学对七上古诗文进行整理,请你帮他完成摘抄本。
  策略 诗句 收获
  (1)抓意象 ①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表达思亲思乡之情。
  ②     ?③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看标题 遥怜故园菊,④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⑤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明手法 ⑥     ,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⑧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虚实结合,彰显博大胸襟。
  (4)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⑨     ,⑩     ”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