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10字。
通州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2022年12月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云生活”已然走进千家万户,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成为生活新常态与时代新风尚。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系列“云参观”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开启这场文化之旅。
1.下面是成都杜甫草堂“云参观”活动中,导游小组撰写的导游词片段。阅读后,完成(1)-(3)题。(共5分)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的中心建筑。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 ”,建筑以此为名。
来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顿生肃穆之感【甲】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惟妙惟肖。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 ① 。”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诗史堂内还悬挂有郭沫若同志撰写的对联:“ ② 。”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与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1)文段中方框处所填内容应为______。(1分)
(2)对文段中加点字“肖”的读音判断和【甲】处标点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肖”应读xiāo;【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B.“肖”应读xiào;【甲】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C.“肖”应读xiào;【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肖”应读xiāo;【甲】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3)结合语境,为文段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对联。①处填______;②处填______。(填写字母)(2分)
A.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B.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同学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云展览”,下面是此次展览的宣传海报和介绍文字。阅读后,完成(1)—(3)题。(共6分)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源,流,汇。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 ① ,又如重僻花朵,是谓“源”;而后逐次凝聚,成洞成溪, ② ,沿民族融合、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是谓“流”;荟萃精华,兼济天下,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是谓“汇”。
(1)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汉字与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辰 ②连绵不断 B.①晨 ②连绵不断
C.①辰 ②络绎不绝 D.①晨 ②络绎不绝
(2)结合介绍文字,你认为“何以中国”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2分)
(3)下面【甲】【乙】两件文物将亮相于本次展览,你认为它们应各自放入哪一个单元展示?(2分)
【甲】放入“______”单元;【乙】放入“______”单元。
3.班级通过畅游星App“云”游苏州园林。请完成(1)(2)题。(共5分)
(1)下面是畅游星App的登陆流程图,请你用一段文字完整、连贯地向班级同学介绍此App的登陆流程。(不超过80字)(3分)
(2)“云”游后,某同学在App平台评论区留言,其中一句话不小心被删除。请你结合前后语境帮他补充完整。(2分)
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______,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句读。
二、古诗文阅读(共22分)
(一)默写。(共5分)
4.困于心,______,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古诗中闪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之心。“ ① ,悠然见南山”是摆脱世俗恬淡自适之心;“白头搔更短,② ”是忧国思家感时伤世之心;“ ③ , ④ ”是精忠报国义无反顾之心。
(二)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和《渔家傲》,完成6—9题。(共7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请根据《如梦令》中词人的行为,补全下面内容。(每处4字)(2分)
→兴尽晚归→ →惊起鸥鹭
7.班级文学社要编一部古代诗词选集,你认为应将《渔家傲》收录到下列哪一个单元( )(1分)
A.寄情山水 B.理想追寻 C.思乡怀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