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80字。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本学科试卷分为试题卷与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3.请将姓名、准考证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4.请你在答题卡上做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综合运用(20)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 甲 (A.盖上 B.染上)一层淡红色,屏 ① (A.píng B.bǐng)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躁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它们如晨xī ② (A.曦 B.熹)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 乙 (A.盘旋 B.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文段中①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为文段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②一会儿拍翅向上,飞到芦苇顶尖
③一会儿俯身向下,轻轻掠过水面 ④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候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
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之后,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对此予以严厉谴责,揭露一些国外媒体的荒谬言论。(荒谬:极端错误的,不合情理的。)
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锐不可当:尖锐得不可抵挡。)
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实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4.名著填空。(4分)法布尔有一部作品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这部作品是《________》,法布尔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新闻。(6分)
【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媒体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报纸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比例 12.7% 1.6% 30.5% 56.2%
(1)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话标题】莫言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
《谁给了莫言奖金?》《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莫言代言天价香烟诺奖只是过眼烟云》《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
(2)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2分)
【用新闻】获知莫言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莫言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
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3)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2分)
方案一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名句积累
6.古诗文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动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