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170字。
2023届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领航卷(七)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媒介生态变化推动网络剧新发展。随着当下网络视频蓬勃兴盛,视频的通信社交、新闻纪实、文艺娱乐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普及,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生活和文化需求,这也推动网络剧在体裁、题材、表现方式等方面不断拓展。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提升对网络剧质量的监督管理水平,有力推动网络剧创作规范化、精品化发展。
在网络剧新生态中,大制作即所谓“超级剧集”的篇幅容量与传统电视剧已无太多差别,从过去对传统电视剧“题材短板”的补充逐渐过渡到与电视剧互为补充、比肩而立。大量资源为网络剧精品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缩小甚至消弭了电视剧、网络剧在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
视频网站与影视机构强强联手是提升剧集品质的重要基础。一批实力雄厚的影视公司纷纷布局网络剧市场,知名影视导演和成熟演员加盟网络剧拍摄日渐成为趋势。同时,网台密切合作对网络剧制作播出有积极作用,在这方面,《破冰行动》提供成功范例:该剧由视频网站与央视电视剧频道联合制作、监制出品,是网络剧探索主旋律表达的有益尝试。在剧目排播上,首轮播出的网络版和央视版吸引不同圈层观众,获得广泛话题度。
在网络剧新生态中,长篇网络剧不断晋级,相应地也会让网络剧失去曾经短平快等特色,而此时出现的微网剧、竖屏剧、互动剧等新形态网络剧开始填补这一空缺,让网络剧始终保持求新求变的优势与活力。这些新体裁样式与早期“段子剧”有相似之处,但又不是简单回归,而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体裁新变,以其短小、喜感、互动性等特色满足多样化审美需求。
需要看到,当下网络剧虽然收获丰饶,但精品剧在整体创作中占比还不够高,内容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网络剧要想继续保持创新活力,首先应在题材类型上拓宽表现内容,突破玄幻、古装等固有题材囿限,积极拥抱现实,拓展新题材空间,通过多元化、探索性的艺术表达和垂直细分、差异化的内容开掘对现有题材进行深入表现。
(摘编自戴清《网络剧发展方向:精品化大众化特色化》)
材料二:
随着类型化的成熟和制作上的专业化、精品化,网络剧与台播剧在当下可谓平分秋色。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剧单方面向传统影视剧靠拢,事实上这些年来,网络剧已多多少少改变了传统影视剧制作、传播、观看的底层逻辑。
传统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剧原本就是针对大众的文化工业产品,网络剧则尽可能地把这一特征发挥到了极致,最重要的是网络剧参与构造了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交互的虚拟空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网络剧的新发展既与媒介生态的变化有关,又与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有关,两者助推网络剧多向发展。
B. 网络剧发展得越来越好,许多实力雄厚的影视公司纷纷加入,大制作越来越多,但网络剧也失去了短平快的特点。
C. 网络剧注重质量的提升,当下已能与台播剧分庭抗礼,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改了影视剧制作、传播、观看的底层逻辑。
D. 网络剧是针对大众的文化工业产品,参与构造了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交互的虚拟空间,更加关注观众的快感体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主要论述了新生态下网络剧发生的变化,材料二主要论述了网络剧给影视剧行业带来的变化。
B. 欣赏网络剧时,观众的沉浸感较弱,这是因为网络剧的剧情或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不那么重要。
C. 为方便观众参与,网络剧平台方手段多样,例如在播放过程中截取“高光时刻”、进行二次创作剪辑。
D. “弹幕”文化、“只看TA”和“倍速播放”等是网络剧改变传统影视剧观看的底层逻辑的生动体现。
3. 下列选项,属于亨利•詹金斯所说的“文本盗猎”现象的一项是( )
A. 在第四届新少年作文大赛中,王宁同学虚拟了《红楼梦》中的几位人物进行网购的故事,写了一篇文章。
B. 导演钱雁秋在《西游记后传》播放多年后照搬其故事情节,更改设定拍出《石敢当之雄峙天东》。
C. 出于对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的喜爱,有网友创作了十二幅有关主要人物圆满结局的漫画作品。
D. 网络剧《画江湖之不良人》以唐朝末年为背景,虚构了群雄为争夺“龙泉宝藏”激烈斗争的故事。
4.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网络剧改变传统影视剧制作、传播、观看的底层逻辑的表现。
5. 北京师范大学张智华教授认为,网络剧所处的新媒体环境通过对人类意识的模拟,创造了艺术真实,也使网络剧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美学倾向。美学家哈桑指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破碎性,反正统性,非我性,内在性。”请结合哈桑的话语以及两则材料对网络剧的“破碎性,反正统性”加以具体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康家戏匣
相裕亭
康家是盐区的大户,鼎盛时期,有着“驴驼钥匙马驮锁”之说。可见,当初康家的庭院有多大,开门的钥匙、锁头,都要用驴马来驮,了得!
康家戏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至今,盐河两岸,上了岁数的老人们,提起当年康家戏匣,还禁不住连连咋舌:那玩意,奇了!月明星稀的静夜里,那小小戏匣里传出的唱腔,顺着淙淙流淌的盐河,能传出十几里外去。
现在想来,那就是一台东洋人玩的留声机。不过,在那个连电灯尚不知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