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2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页,有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答题卡上,一律用黑色字迹中性(签字)笔作答。
  一、积累运用(20分)
  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为从诗词当中吸取永恒的力量,欢迎你参加“诗意中国,照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千古江山,百年悲欢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10分)
  一山一水皆美景。欧阳修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①   ”营造出山野春夏之野趣;范仲淹在“浮光跃金,   ②   ”中写出了洞庭湖月景之美好;张岱借“   ③   ,   ④    上下一白”展现冬日西湖的魅力。
  一草一木皆关情。李白在“   ⑤   ,   ⑥   ”(《行路难其(一)》)中用象征手法含蓄表达对前路坎坷的迷茫;刘禹锡借“   ⑦   ,病树前头万木春”展现面对苦难的积极乐观;刘长卿借“秋草独寻人去后,   ⑧   ”传达了惆怅和伤感;杜甫在“   ⑨   ,   ⑩   ”(《月夜忆舍弟》)中用主观感情写客观月色,道尽乡愁。
  诗与词,是情怀和道义;歌与赋,是审美与情操。让我们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吧!
  【活动二】和歌以诗,经典流传
  2.下面是小文同学的歌咏比赛参赛感悟,请帮助他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0分)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回望千年文脉,经典诗词灿若繁星,汇聚成中华文明璀càn   ①   星河。本活动旨在以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为目的,采取“和诗以歌”的模式,用流行音乐   【甲】   (A.演绎B.演唱)经典诗词、经典文学作品。
  本活动巧妙地解决了纯文化节目缺乏大众传播性和音乐节目缺乏文化底蕴的问题,把文
  化的“过去完成时”成功转化为“现在进行时”。通过语言和音符的   【乙】   (A.链接B.嫁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承诗词经典,崭新的歌唱声动寰   ②   宇,壮阔我们追梦奋斗的征途。这次活动的圆满结束,恰是我们传唱经典之路的伊始。愿这些经典作品通过我们的创作,在更广的范围内,被人们传唱,让世界听见一个古老文明崭新的声音。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写汉字,根据汉字为文中②处写拼音。(2分)
  ①璀càn(    ) ②寰宇(    )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
  【乙】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歌给文字带来情绪感染 ②也让歌词更有文化
  ③不仅让诗歌流传 ④而诗给歌带来更多的表情
  A.④③①②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晨起”二字呼应标题“早行”,点明旅途中思乡的心绪,“悲”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使用白描手法捕捉最真实的感受,纯然写景,虽无一字言“苦”,但辛苦愁思亦在其中。
  C.颈联描写的槲叶、枳花,具有山野情趣,使得诗人忘却思乡的愁绪,同时点明秋季早行之早。
  D.尾联诗人由眼前所见想到昨夜故乡之梦,同时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照应,首尾圆合。
  4.“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中“杜陵梦”指什么?请简要描绘诗人“杜陵梦”的画面。(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齐相子仆御①之妻也,号曰命妇。子将出,命妇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驰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归,其妻曰:“宜矣,子之卑且贱也。”夫曰:“何也?”妻曰:“晏子长不满三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吾从门间观其志气,恂恂②自下,思念深矣。今子身长八尺乃为之仆御耳然子之意洋洋若自足者妾是以去也。”其夫谢曰:“请自改何如?”妻曰:“夫躬仁义,事明主,其名必扬矣。且吾闻宁荣于义而贱,不虚骄以贵。”于是其夫乃深自责,学道谦逊,常若不足。晏子怪而问其故,具以实对。于是晏子贤其能纳善自改,升诸景公,以为大夫,显其妻以为命妇。故贤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