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40字。

  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活动中,第1小组的同学关注到了书中谈到的土地革命,并据此撰写了交流发言稿。阅读其选段,完成小题。
  ????如此比例悬殊的土地分配,势必会造成广大农民阶级的不满和_______(pàn)乱。而在广大的苏维埃地区,中国共产党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执行的第一条基本政策就是实施土地再分配。每一位农民都实现了最基本的愿望——拥有自己的土地,所以广大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个磐石般的坚强集体。苏区中的每一个人,都准备为抵制压迫而战,为着他们的信仰而战。所以苏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后盾。这应该就是【甲】_______(朝代)时期的【乙】_______(作者)所说的“得道多助”吧!
  (1)选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叛 zháo
  B.叛 zhuó
  C.判 zháo
  D.判 zhuó
  (2)根据你的积累,文段中【甲】【乙】两处均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 孟子
  B.春秋 孔子
  C.战国 孟子
  D.战国 孔子
  (3)文中的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帮助第1小组的同学进行修改。
  2.活动中,第2小组的同学摘录了书中关于长征的一段文字,仔细阅读,完成小题。
  ????红军一共越过了18个大山岭(有五个是全年被雪笼罩着的),一共渡过了24条河流。他们经过了12省的地方,占领了62县,除了打败【甲】逃避或包围了去攻打他们的各种军队以外,他们还冲破了十省不同的地方军阀的封锁线【乙】他们走入并且成功地通过了六种不同的土著民族的区域,深入了几十年来中国军队从没到过的地方。
  (1)在文段的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逗号 ②句号
  C.①逗号 ②分号
  B.①顿号 ②分号
  D.①顿号 ②句号
  (2)读完这段文字,同学们想到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并搜集到了两幅关于《七律??长征》的书法作品。你最想把哪幅作品献给我们的红军将士?结合书体特点和长征精神说说你的理由。
  七律??长征
  毛泽东(1935.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选择:     理由:    
  (3)下列选项中,修辞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万水千山”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长征路上困难重重,“只等闲”写出了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蔑视困难、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B.颔联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绵延不断的五岭看做是微波细浪,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看做是小小的泥丸,极言其小,衬托红军将士敢于战胜困难的高大形象和英雄气概。
  C.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红军将士们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情况。“暖”字表现出将士们征服天险后激动喜悦的心情;“寒”字,传递出他们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D.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岷山喜欢红军的到来,欣喜于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的种种战绩,借此赞美了红军将士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3.第4小组的同学对本次读书交流活动进行总结,请你用一两句话将这位同学的发言稿补充完整,要紧扣主题,并用上“理想”“本领”“担当”这几个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以来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今已101年,已经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头目标,那就是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