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20字。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1.(2分)学校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学习活动,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本次活动的主题。
2.(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① (yán)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系统梳理文化资源,让【甲】在禁宫里的文物、【乙】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丙】在古② (jí)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1)在这段文字横线处根据拼音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沿 ②籍
B.①沿 ②藉
C.①延 ②籍
D.①延 ②藉
(2)根据语境,在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写词语,正确一项是
A.①收藏 ②书写 ③陈列
B.①收藏 ②陈列 ③书写
C.①陈列 ②收藏 ③书写
D.①陈列 ②书写 ③收藏
3.(2分)学校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的橱窗里将要展出的一段文字,小编辑对于其中的两个标点符号拿捏不准,请你帮助他选出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甲】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乙】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等。
A.【甲】句号【乙】冒号 B.【甲】逗号【乙】冒号
C.【甲】句号【乙】顿号 D.【甲】逗号【乙】顿号
4.(2分)参观完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有位同学写下了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下上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一苇① 启宗门②
下联:九年③ 传冷坐④
A.①渡江②禅心③面壁④法渚 B.①渡江②法渚③面壁④禅心
C.①面壁②禅心③渡江④法渚 D.①面壁②法渚③渡江④禅心
5.(2分)学校留言板上,同学们写下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财富,弥足珍贵、不容损毁。
B.对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不但可保存和传承祖先创造的文化财富,而且能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持文化的延续性。
C.中国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内涵及意义不可思议。
D.保护文化遗产,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6.(4分)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 2006 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 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遗产日”既表达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又表明了我们对历史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千百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创造了足以令世人赞叹的灿烂文化。这些丰厚的遗产见证了国家和民族的起起落落,记录了世事变迁。正是在历史和文化的孕育中,我们民族才具备了卓绝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而,保护好文化遗产乃是历史赋予我们的①的使命。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可以 ②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使民族的灵魂在每个人的心中扎下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分五批公布了 1271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国务院又核定并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 1080 处),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名录的公布,显示了我们在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保护等多方面工作机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也体现了我们一直以来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