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700字。
北京市燕山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1.(6分)在认识自强不息内涵的环节,一组同学整理了下面的材料。
????清华园内,历史风物随处可见。一座雕塑、一片树林、一栋建筑如粒粒明珠散落,又如星晨璀璨生辉。意味悠长的风景旧物,见证了清华园的变迁与发展。
????1914年11月的一天,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大学,以“论君子”为题发表演讲。演讲过程中,他借用《周易》中的两个象辞激励学子 ① 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们的意思是:“天”的运行康泰良好,有德行的君子应像上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 ②“地”的形势取法坤相,君子应该效仿大地,厚实和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自那时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了清华校训。这一校训激励广大学子以宽厚的道德担负历史重任,用不屈的意志力求自我进步。
(1)有同学对文段①②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①, ②;
B.①—— ②。
C.①, ②。
D.①—— ②;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星晨”应写为“星辰”
B.“见证”应写为“鉴证”
C.“载”应读“zài”
D.“卓”应读“zhuo”
(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为:
2.(2分)在分享环节,同学们介绍了有关“自强不息”的古诗词。在文字横线处填入内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同学们介绍了唐代诗人①的诗,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就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同学们还分享了王安石的②,诗中的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也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陆游 ②《登幽州台歌》 B.①杜甫 ②《登幽州台歌》
C.①杜甫 ②《登飞来峰》 D.①陆游 ②《登飞来峰》
3.(2分)在介绍自强不息的人物环节,下面四位同学的介绍都使用了成语或修辞手法,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斗人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
B.跳水小将全红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化身水花精灵,勇夺东京奥运会冠军。
C.青年祖逖立志报效国家,一改少时顽劣,鸡鸣即起,持之以恒地读书,练剑。
D.越王勾践在兵败之后,决心报仇雪耻,一意孤行,最终成为了春秋霸主之一。
4.(2分)某小组为大家提供了清华大学校训图片,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清华大学石刻校训是采用的① 字体,这种字体具有② 特点。
5.(4分)下面是某位同学“青少年要自强不息”主题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______。一个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食其力,得以生存和发展,面临挫折,不自卑,不自弃,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这是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民族,一个家庭、家族,一个企业、学校,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遭遇困难,不灰心,不懈怠,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也是自强不息。我国自强不息的人比比皆是,正是如戚继光、林则徐、詹天佑等个人的自强自立,才有国家的不断发展。也正是如“两弹一星”科学家团队,中国飞天的航天中心团队,蛟龙号入海的各位英雄等社会共同体经历无数挫折,克服一次次困难,才有祖国今日的辉煌。正是这种精神,正是从个人到各社会团体的不断努力,才是我们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受磨难而更强,豪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学们,自强不息是对困难的蔑视,是对挫折的回应,是对成功的向往和渴望。让我们一起努力,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1)填入上文开头划直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A.我们青少年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自己积蓄成长的力量。
B.自强不息精神,既可以就一个人而言,也可以就民族国家等社会共同体而言。
C.自强不息精神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2)仿照这位同学演讲稿的结尾,写一句激励大家自强不息的话。(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仿写: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努力,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6.(4分)在横线处补充相应的句子。
(1)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2)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里,既点明酬答之意,又包含共勉之情的一联是: , 。”
7.(6分)欣赏下面两首苏轼的作品,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