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50字。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诗歌专题—抒情方式 讲练
  一、常见的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韩汝度还关中① [明]何景明
  华岳云台万里情②,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注]①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②华岳’: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云台:即云台峰,华山北峰。下文“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
  1.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二)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2.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三)寓情于景。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