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370字。
2022-2023学年度期末考试卷
高二语文
考试模块:选择性必修上、中册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更是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在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之下,传统文艺与新型“云端”文艺紧密“牵手”;在媒介融合的加持下,网络文络短视频、网络直播齐头并进;在数字化生态环境的作用下,特殊时刻以艺战“疫”的坚守激起强大力量……当前,文艺与互联网的“联姻”,进发出强劲的活力,透露出无限的潜能。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活动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网络空间为艺术鉴赏和消费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场域,同时也为文艺创作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阵地。“用户生产内容”“人人都是艺术家”唤醒社会各领域的文艺力量,为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互联网+文艺”模式的开放性,为网络文艺创作主体的多元化与全民化提供了可能。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个体,都可成为网络文化创作和传播的主体。
参与者实现圈层突围的同时,网络文艺“受众”的概念也发生变化。传统文艺中的受众是文学作品的读者、影像的观众和音乐的听众,他们作为信息传播和文艺审美的接受者而存在。但网络文艺领域,“受众”被视为“用户”。他们在进行信息读取和艺术审美之外,还参与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和评价,包括点赞、弹幕互动、直播连麦、众筹影视创作等方式。他们是创作者、参与者,也是消费者、评论者,是“复合型”受众。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传播—接受—反馈”信息接收模式受到系列挑战,传播者和接受者转而趋向双向互动模式。这种改变脱胎于媒介融合的技术赋权,同时又作用于影像的创作理念,更为影像创作主体带来自由的创作空间。比如,时下比较热门的短视频平台,尝试将不同地区、行业、类型和层次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助推文艺作品与互联网的融合进程,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虚拟成像、全息影像等形式推送作品,以各种展演活动、网络直播、创意工坊等作为传播平台,传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诉求的文艺作品,彰显文化的整合力和影响力。
(摘编自欧阳一菲《变的是外部形态,不变的是价值坚守——对当下网络文艺生态的一点观察与思考》)
材料二:
每个时代都有与其“时代精神”、文化风尚协调共振的文学艺术,相应地,每个时代也有独具特色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与之相配套。21世纪以来,依托于互联网、数字信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而急剧融合的网络媒体,为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的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当然也对文艺学学科体系与话语范式的建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过,就科学规范的学术共同体建设和理论话语范式的创新而言,当前的网络文艺学特别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融互通,既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又拓宽了文艺空间。
B.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C.媒介融合的技术赋权带来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向互动,赋予影像创作者最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D.当前我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文本和接受的理论与批评研究还很不成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网络空间不仅为艺术鉴赏和消费提供自由的空间场域,还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B.在“互联网+文艺”模式下,地处偏远地域的中学生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文化创作和传播的主体。
C.某短视频“用户”因为只观看并点赞他人作品而从未发布过自己的作品,所以不是“复合型”受众。
D.某地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互动,推送作品,因而能传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诉求的优秀作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文艺学范畴的一项是(3分) ( )
A.通常情况下,“语图文一体”“视听触同步”与“技术手段赋义”是网络文艺作品存在的方式。
B.在新技术和跨媒介的文艺生产中,网络文艺络和新媒体来实现所谓的“数字化生存”。
C.网络文艺学是指向宽泛的学术概念,可从研究范围角度对其进行理论层面和现实操作层面的阐释。
D.文学、影视、动漫的文本形式、主题内容和思想价值必须依靠读者阅读和影众观看来传播。
4.材料一和材料二阐述的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前,“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出山
蒋子龙
会议要讨论的内容两天前已经通知到各委员了,霍大道知道委员们都有准备好的话,只等头一炮打响,后边就会万炮齐鸣。他习惯于不动声色,他从来不亲自动手去点第一炮,更不在冷场时赔着笑脸絮絮叨叨地启发诱导,而是让炮手准备好了自己燃响。他透彻人肺腑的目光,时而收拢合目沉思,时而又放纵开来,轻轻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有一张脸渐渐吸引住霍大道的目光。这是一张有着矿石般颜色和猎人般粗犷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