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5220字。

  2022年下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答题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人:李茂林   审核人:蒋小艳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不够高,自主创能力较弱,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大至“格物致知”的理念,小如“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的意识,都与工匠神有着密切联系。回顾历史,从古代的鲁班、庖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八级工,我国一直不缺乏对工匠精神的推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的一句歇后语“八级工拜师一精益求精”,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工匠精神的崇尚。但近些年来,“速度为王”成为一些地方和企业的时髦用语,工匠精神逐渐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果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工匠精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建设制造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将产品的每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在建设强国的进程中,现代产业工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不仅是现代化大生产中的“螺丝钉”,更是具有“匠心”的工业艺术品大师,是现代制造业的栋梁。
  当今世界,凡拥有发达制造业的国家,无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德国人素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著称,德国的现代化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涵看,支撑这条道路的则是工匠精神。当欧盟其他国家经济处于衰退中时,德国经济却能一枝独秀、表现抢眼,这与德国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日本,制造者认为制作出一件优良的产品是自己的荣耀;如果由于自身疏漏而导致产品缺陷,即是耻辱。这种“荣誉法则”推动很多日本企业数十年如一日专攻一种产品、一门技艺,使其工业制造能力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完善激励制度。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应具备“四个崇尚”,即崇尚劳动,尊重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崇尚技能,让技能型人才有地位、有较高收入、有发展前途;崇尚创造,真正的工匠应富有强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崇尚“十年磨一剑”的理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合理的激制度能够促使产业工人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最终形成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为此,应围绕产业工人的培训、奖励、社会保障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逐渐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
  (摘编自李洋泉《在全社会培育弘扬工匠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当前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是30多年来忽视工匠精神造成的。
  B. 我国要完成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C. 日本制造业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在于他们尊崇“荣誉法则”,长期专攻一种产品。
  D.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办”的论证结构,逐层递进地展开论述。
  B. 呼吁全社会向发达国家学习,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C. 第三段以“软件”为喻,形象论述了工匠精神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
  D. 文章兼顾时代和地域两个维度,选取典型事例加以阐述,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建设制造强国,应当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借鉴外国经验,在质量、品牌、创造力等方面下功夫。
  B. 产业工人如果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缺乏追求卓越的信念,就难以成为真正的工业艺术品大师。
  C. 相较于德国经济的一枝独秀,欧盟其他国家之所以经济衰退,主要在于他们忽视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D. 要改变我国制造业的现状,除了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应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技工、能力、操作的观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30多年来”有误。结合“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不够高,自主创能力较弱,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分析,原文不是说“30多年来忽视工匠精神造成的”。
  B项,“决定性的作用”说法绝对。原文为“在建设强国的进程中,现代产业工
  二、(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比例 依赖手机的原因 比例
  1小时以下 19.23% 通信需要 21.15%
  1到2小时 21.15% 放松需要 42.31%
  3到5小时 44.23% 上网查资料 19.23%
  5小时以上 15.38% 生活无聊空虚 17.31%
  (材料二)网友A: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博;吃饭时,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网友B: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一有时间就掏出手机划屏,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一件也没干。
  网友C:最近手机玩得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学习的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