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820字。

  散文专题训练----冯至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老树
  冯至
  我们搬到这里来时,所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放牛的老人。他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墩上,两眼模糊,望着一只水牛在山坡上吃草。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
  时间对于他已经没有意义。气候的转变他也感觉不到,我只看见他春、夏、秋、冬,无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四周围的山坡,好像这山林外并没有世界;他掺杂在林场里的鸡、犬、马、牛的中间,早已失却人的骄傲和夸张。他“生”在这里,他没有营谋,没有积蓄,使人想到耶稣所说的“天上的飞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
  水牛,庞大的身躯,缓缓地在草地上走着,像是古代的生物;原始的力还存留在它的身上。山坡上,树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跚,是一幅忧郁的画图。因为他们同样有一个忘却的久远在过去,同样拖着一个迟钝在这灵巧的时代。
  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若有,就算是水牛生小牛的那一天了。他和看山的少年共同抱着一只小牛进来了。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他把小牛放在棚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那许久不曾打扫过的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焦黄的干草,把小牛放在干草上。他不说话,但是这番工作无形中泄露出一些他久已消逝了的过去。此后老牛的身后又多了一只小牛。他呢,经过一番所谓兴奋后,好像眼前并没有增加了什么。
  一天下午,老牛不知为什么忽然不爱走动了,老人举起鞭子,它略微走几步,又停住了,他在它面前堆些青草,它只嗅一嗅,并不吃。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了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未生小牛以前的那只老牛一样。在他看来,仿佛从头到了,只是一只,并无所谓更换。
  可是这老人面前的不变终于起了变化。今年初夏的雨水分外少,山下村庄里种的秧苗都快老了,还是不能插,没有一个人不在盼望云。一天上午,老人和平素一样,吃完午饭,就赶着牛出去了。大家正在热得疲惫的时候,寂静的林场的院子里吹来一阵凉风,转瞬间烟云布遍天空。雨,继续了三个钟头,山上的雨水到处顺着枯竭了许久的小沟往下流。人人都缓了一口气,尽在雨声里乱谈乱讲,却没有一个人想起外边的大雨里还有两个生命。
  雨止了,院子里明亮起来,老人也牵着小牛回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讲述了一位放牛老人与牛为伴、在山中静默生存的故事,牛是老人生存的寄托和他作为存在者的独特性标志。
  B.老人和牛之间的紧密联系昭示着人与自然的相依无间。作者笔下的人和自然在气质上是相似的,他们的生命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性。
  C.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综合使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句式变换灵活,作品意蕴深远。
  D.文章标题揭示了主旨。老人对生活失去了敏锐的感知能力,缺少活力,与树一样孤独。标题启发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朱自清先生曾评价冯至能“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请结合本文和教材中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高歌
  冯至
  大家游西山回来,坐在滇池的船上,回望西山的峭壁,总不免要把那峭壁上凿出来的龙门作为谈话的资料。
  “这峭壁上一段小小的工程,比起云冈、敦煌等地的石窟君这样说。
  C君,略微知道一些昆明的掌故,听了这话,不以为然,他说道:“不能这样比。你要知道,像云冈,像敦煌,以及河南的龙门,多半是从南北朝开端,经过隋唐,一直到宋时,还在那儿开凿,那是几世纪内,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