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6980字。

  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世纪80年代,气功、人体特异功能一度十分活跃,但后来风向转了,说这些东西是伪科学。所谓伪科学是指本来不是科学而冒充科学者,但问题是如何判断它本来是不是科学,这就提出了科学的标准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希望西方科学哲学大家对此能给出一个权威的答案。但不幸的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看法似乎都受到同行们无穷无尽的诟病,让人莫衷一是。
  早先的逻辑经验主义者说,科学之为科学就在于它能够得到经验的证实,可是波普尔反驳说:我们的经验都是单称陈述,单称陈述经过归纳并不能确凿可靠地推导出全称陈述。即便看见一万只天鹅是白的,要得出“天鹅皆白”这样的理论也是很有风险的,事实上,的确有黑天鹅存在。于是,波普尔提出了证伪理论,认为科学之为科学不在于可证实,而在于可证伪,即它总是包含着可以诉诸经验检验的预测,像占星术这样的理论总是把预言说得含含糊糊,无法证伪,因而不是科学。波普尔之后的科学哲学家又提出了“观察渗透理论”,认为任何经验观察都预设了某种理论。如果A观察证实了B理论,很可能是A观察之中渗透的理论支持了B理论。由于观察渗透理论,不仅观察与理论之间的证实关系出现了问题,证伪关系也同样存在问题。A观察证伪了B理论,也可能是该观察背后的理论与B理论相冲突所致。
  到了库恩这里,他在研究科学史的过程中发现,实际发生的科学理论的更替并不是由理论与观察之间的逻辑关系决定的,而是由科学家共同体决定的。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根本不会问“什么是科学”这样的问题,因为一旦经过艰苦的训练进入了科学共同体,科学家已经就许多信念达成了共识,对这些信念通常不再追究。只有在传统范式出现了大量反常情况的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家们才被迫思考“什么问题是真正的科学问题”,但最终的裁决方案也不是一个可以通过逻辑和理性来解决的方案,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裁决,就像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所说:“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并不是通过说服对手让他们开悟而取得胜利的,往往是因为它的反对者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库恩之后,费耶阿本德更是主张,科学划界问题完全是一个无聊的问题。在科学史上,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从来就是模糊不清的,而且这个模糊不清的界限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迁。明确划定科学的界限,只会窒息科学的自由和创造精神。
  我不认为划界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们并不需要一个绝对正确、普遍适用的可当作尚方宝剑的科学标准,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来辨别。如果想区别科学与常识,可以强调科学的精确性和逻辑连贯性;如果想区别科学与人文学科,可以强调科学的数学和实验特征;当科学事业出现内部问题时,可以讲讲科学的规范,以平息纷争,重建共识。再说,生活中也不是处处都需要科学,有时候像占星术这样的伪科学也可以用来娱乐,为何一定要斩尽杀绝?绘画原作固然宝贵,复制品也可以有它的地位。
  (摘编自吴国盛《什么是科学•自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波普尔与异先的逻辑经验主义者对于科学之为科学的主要分歧,集中于科学是否可以通过经验来进行证伪。
  B. 在持“观察渗透理论”的科学哲学家看来,观察对于理论的证实或证伪,可能都和观察者的预设理论有关。
  C. 库恩认为,除非传统范式出现大量反常情况,科学家通常不会关注“什么是科学”这一类已有共识的问题。
  D. 费耶阿本德认为讨论科学界限的问题没有价值,反对明确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其观点与波普尔不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辨别伪科学的问题谈起,追溯了西方科学哲学家对科学标准莫衷一是的原因,但未明确作者对该问题的立场。
  B. 波普尔以“天鹅皆白”的理论风险为例,论证了经验证实推导科学理论的缺陷,反驳了早期逻辑经验主义者的观点。
  C. 文章第三段引用物理学家普朗克的话,说明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没有必要,并且会影响科学的自由和创造精神。
  D. 文章结尾以绘画与复制品的关系类比科学与伪科学,意在提醒读者科学与伪科学各有价值,不用在生活中加以区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观察渗透理论”可知,任何经验观察都不是绝对中立的,凭借经验观察很难完全客观地证实或证伪某一理论。
  B. 动物游戏是为了“演习”“自娱”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他们观点的差异或可用“观察渗透理论”来解释。
  C. 布鲁诺因坚持“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烧死的历史事件,可以作为科学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裁决”观点的例证。
  D. 作者认为不必强求科学标准的一致,划界问题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可从精确性和逻辑连贯性区别科学与常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集中于科学是否可以通过经验来进行证伪”理解有误,二者的分歧集中于是否可以通过经验进行证实。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布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布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摘编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