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1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冰心散文.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熊育群散文.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沈从文散文.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余华散文.docx
散文专题训练----沈从文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音乐和美术认识生命
沈从文
我有一点习惯,从小时养成,即对音乐和美术的爱好。从四五岁起始,这两种东西和生命发展,即完全密切吻合。
初有记忆时,记住黄昏来临一个小乡镇戍卒屯丁的鼓角,在紫煜煜入夜光景中,奏得又悲壮,又凄凉。春天的早晨,睡梦迷糊里,照例可听到高据屋脊和竹园中竹梢百舌、画眉鸟自得其乐的歌呼。此外河边的水车声,天明以前的杀猪声,田中秧鸡、笼中竹鸡、塘中田鸡……以及通常办喜事丧事的乐曲,求神还愿的乐舞,田野山路上的唢呐独奏——一切在自然中与人生中存在的有情感的声音,陆续镶嵌在成长的生命中每一部分。这个发展影响到成熟的生命,是直觉的容易接受伟大优美乐曲的暗示或启发。
到都市中来已三十年,在许多问题上,工作方式、生活取舍上,头脑都似乎永远有点格格不入,老是闹别扭。即勉强求适应,终见得顽固呆钝,难于适应,意识中有“承认”与“否定”两种力量永远在争持,显得混乱而无章次。唯有音乐能征服我,驯柔我。一个有生命有性格的乐章在我耳边流注,逐渐浸入脑中襞褶深处时,生命仿佛就有了定向,充满悲哀与善良情感,而表示完全皈依。
音乐对我的说教,比任何经典教义更具效果。也许我所理解的并不是音乐,只是从乐曲节度中条理出“人的本性”。一切好音乐都能把我引带走向过去,走向未来,而认识当前,乐意于将全生命为当前平凡人生卑微哀乐而服务。笔在手上工作已二十六年,总似乎为一种召唤而永远向前,任何挫折均无从阻止,从风声、水声、鸟声中,都可以得到这种鼓励与激发。从隔船隔壁他人家常絮语与小小龃龉中,也同样能够得到。即身边耳边一切静沉沉的,只要生命中有这些回音来复,来自多年以前的远方,我好像也即刻得到一线微光,一点热,于是继续摸索而前。
社会给我的教育太多了,一切由都市文明形成的强制观念,总在迷乱我,压迫我。只有一件事给我生命以力量和信心回复,即具启发性的音乐。对于生命的欢欣,死亡的肯定,一个伟大作曲者必然能理解,并理解到这种生命皈依的庄肃,把它当成创造的动力。音乐教育我,实在比任何文字书本意义都重大得多。
我爱美术有相似而不同情形。认识我自己生命,是从音乐而来;认识其他生
……
散文专题训练----熊育群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苍生守护人
熊育群
①2020年1月18日晚,钟南山赶到了人山人海的广州高铁站。正当春运,去武汉的高铁票早已卖光,事情紧急,颇费周折他才挤上了G1102次车,在餐车找了一个座位。他走得非常匆忙,羽绒服都没有带,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知道此行意味着什么,尽管疲惫,他打开电脑,开始研究。
②这一天,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增加到了59例。这种原因不明的病出现在新闻中,给这个漫长的暖冬带来一丝隐忧与不安。钟南山不时看一看手表,实在困了,他在低矮的靠背上仰头睡一下。这张打盹的照片后来迅速在网上传开。照片里可以看到红色的硬座,乘客都在低头看手机,他几乎是唯一的老年人。4个多小时后,他在深夜时分抵达武汉。
③在会议中心住下,钟南山的神经仍是紧绷的。17年前那场令国人记忆深刻的非典,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也是春天,疫情在广东突然出现。不久,北京等地开始传播。
④疫情最初在河源、中山、佛山发生,患者急急送来广州。病人接触过的人倒下了,医生护士也不能幸免。患者发烧,面部、颈部充血,接着出现呕吐、干咳,肺部出现白肺,呼吸开始变得困难,病人多死于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
⑤一时谣言四起,人们抢购罗红霉素、板蓝根、醋……这些平素不起眼的东西价格飞涨,板蓝根一包原价8元,有的卖到40元,抗病毒口服液原价十几元,有的涨到了130元……
⑥抗击非典那年钟南山67岁,今年84岁,17年的岁月在他青丝上留痕,秋霜似的白发笼在他的额头。当年非典过后他就判断非典并没根绝,还有重新出现的可能。武汉出现的病例让他高度警惕。
⑦国家又一次面临考验,人民又一次受到瘟疫的威胁。钟南山辗转反侧,等来了天亮。树叶落尽枝丫光秃的冬天景象出现,凛冽的北风刮过街巷。历史似乎在重复,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又出现了。
⑧当年央视王志的《面对面》新闻节目,面对瞒报疫情和权威部门病因的错误结论,钟南山面对观众说出了真相。同样是央视,白岩松的《新闻1+1》节目,他再一次说出了真相,他郑重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在广东有2个
……
散文专题训练----余华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包子和饺子
余华
在我小时候,包子和饺子都是属于奢侈的食物,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有希望吃到。那时候,我还年轻的父亲手里捧着一袋面粉回家时,总喜欢大叫一声:“面粉来啦!”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美好的声音。
然后,我父亲用肥皂将脸盆洗干净,把面粉倒入脸盆,再加上水,他就开始用力地揉起了面粉。我的工作就是使劲地按住脸盆,让它不要被父亲的力气掀翻。我父亲高大强壮,他揉面粉时显得十分有力,我就是使出全身的力气按住脸盆,脸盆仍然在桌上不停地跳动,将桌子拍得“咯咯”直响。
我七岁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他的老家山东。那是冬天的时候,田野里一片枯黄,父亲带着我走进了他姑妈的家。我的祖父母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我父亲的姑妈,也就是我祖父的妹妹,当时正坐在灶前烧火,见到分别近二十年的侄儿回来了,她一下子跳了起来,“哇哇”地与我父亲说了一堆我那时候听不懂的山东话。然后揭开锅盖,给我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糊。
这是我到父亲家乡吃到的第一顿饭。在父亲老家的一个月,我每天都喝玉米糊。那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走红运,张嘴飞进白馍馍。白馍馍就是馒头,或者说是没有馅的包子。意思就是谁要是吃上了馒头,谁就交上好运了。遇上了好运才只是吃到馒头,如果吃到了饺子或者包子,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好运了。所以我在父亲姑妈的家里,只能每天喝玉米糊。
在我们快要离开时,我终于吃上了一次饺子。那是我父亲的表弟来看我们,他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块猪肉,一进村庄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这些孩子一年里见不到几次猪肉,他们流着口水紧跟着我父亲的表弟,来到了我父亲姑妈的家门口。当我父亲和他的姑妈、表弟坐在炕上包饺子时,那些孩子还不时地将脑袋从门外探进来张望一下。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每一个学期都会安排一次学工,或者是学农和学军。学工就是让我们去工厂做工,学农经常是去农村收割稻子,而我们最喜欢的是学军。我母亲会给我一角钱,让我自己去街上买两个包子,用旧报纸包起来放进书包,这就是我学军时的午餐。对我来说,这可是一年里为数不多的美味。我和哥哥这时候总能分享这一份美味。当时我
……
散文专题训练----冰心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往事①(二)之八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地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为人群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地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②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