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张炎诗歌.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王令诗歌.docx
诗歌专题训练----王令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寄满子权①
王令
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
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②先断泪盈琴。
【注释】①满子权:为王今少年时的至友,两人皆有治国安民之志。②直弦:琴的主弦。旧时以琴弦断绝,比喻失去知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前句点明地点和时间,后句写此时此境诗人的思绪,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统摄全诗。
B.颔联即景抒情,薄云未必降雨,秋日从来多阴,说明诗人对人生的清醒认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悲。
C.颈联叙写诗人和朋友的境况,以“三年”表明迷归之久,以“一夜”突出心老之疾。
D.本首诗语极沉重,所选意象如“暮霭”“平林”“薄云”“秋日”均含有萧瑟凄凉之感。
2.首联诗人写道“楼上人愁意思深”,诗句中的“意思深”包含哪些深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
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狂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扰。②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③却:此处指
……
诗歌专题训练----张炎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瑶台聚八仙•梅影
张炎
余昔有梅影词,今重为模写。
近水横斜。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散迹苔烟,墨晕净洗铅华。误入罗浮身外梦,似花又却似非花。探寒葩。倩人醉里,扶过溪沙。竹篱几番倦倚,看乍无乍有,如寄生涯。更好一枝,时到素壁檐牙。香深与春暗却,且休把江头千树夸。东家女,试淡妆颠倒,难胜西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水横斜”句,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意趣,表现梅树的疏落之姿。
B.“先得月”句,寓“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以梅影烘托出月色的皎洁无瑕。
C.“探寒葩”句,“探”字有“探望”之意,生动写出词人赏梅之切、爱梅之深。
D.“竹篱”三句,“乍”字写出梅影时有时无之态,引发作者人生如寄的感慨。
2.本词对梅影的描写蕴含着作者的审美追求。请任选画线四句中的两句,从内容和手法角度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①
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⑤。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⑥。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①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家道中落。因不愿北向俯首事敌,长期寓居临安。②③断桥、西泠:均为西湖桥名。④韦曲:地名,在长安城南。⑤斜川:此处指西湖边文人雅士游览集会之地。⑥辛弃疾有“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3.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