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三国志》..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书》..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玉,字咸栗,万安人。祖广衡,永乐末进士。正统间,以刑部郎中出修浙江荒政,积粟数百万,督治陂塘为旱涝备。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还治院事。福建、浙江盗起,命往督兵捕。议创寿宁县于官台山,以清盗窟。讨平处州贼。已,复巡抚辽东。居官以廉节称。终刑部尚书。父乔,成化初进士。累官湖广左布政使。玉登弘治九年进士,授辉县知县。发粟振饥,奏蠲虚税,复业者千家。擢御史。初,孙伯坚、金琦、王宁皆以传奉得官,已,又以指挥胡震为都指挥,分守通州。玉抗疏言:“传奉不已,继之内批,累圣德,乞皆罢之。”不纳。武宗即位,甫四月,灾异迭见,玉陈修省六事。出按京畿,中官吴忠奉命选后妃,肆贪虐。玉奏。不问。刘健、谢迁罢,玉驰疏言:“刘瑾等佞幸小臣,巧戏弄,投陛下一笑。顾谗邪而弃辅臣,此乱危所自起。民穷财殚,所在空虚,陛下不改图,天下将殆。乞置瑾等于理,仍留健、迁辅政。”不报。玉遂引疾归。后瑾榜玉奸党,复诬构之。罚输粟塞下者三,最后逮系诏狱,削籍放归。瑾诛,起河南佥事,迁福建副使,皆董学政。正德十五年,累擢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江防。宸濠反,攻安庆,玉以舟师赴援。事定,改抚郧阳。世宗即位,召为左佥都御史。论遏乱功,进右副都御史。嘉靖元年改左。历刑部左、右侍郎。六年秋坐李福达狱削籍,卒于家。玉所居仅庇风雨。天文、地理、兵制、刑律皆有论著。隆庆初,赠刑部尚书,谥端毅。
  (选自《明史•刘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
  B.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
  C.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
  D.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法律、刑狱等。
  B.尚书:原是宫廷里掌管编纂史书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最高职位。
  C.进士:在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中,举人经过会试及殿试录取后称为“进士”。
  D.元年: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文中用的是前一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玉出身宦门,数代为官。其祖父刘广衡为永乐末年进士,历任多种官职,为官清廉而有节操,最终官至刑部尚书;其父亲刘乔为成化初年进士,官至湖广左布政使。
  B.刘玉敢于直言,批评时弊。任御史时,他上疏直陈“传奉”“内批”授官之弊;武宗即位后,他奏请武宗修身反省;出巡京畿,他揭发宦官吴忠奉命选后妃时肆意贪虐。
  C.刘玉遭到诬陷,被逮人狱。刘健、谢迁免官,他急速上奏说刘瑾等是奸佞小人,请求对其弃置不理,结果被刘瑾诬为奸党,不但被罚输粟,还被逮捕入狱,革职回乡。
  D.刘玉平叛有功,晋升官职。正德十五年,他任职南京,提督江防。宁王朱宸濠谋反,进攻安庆,他率领水军赴江西增援。世宗即位后,朝廷论功,晋升他为右副都御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发粟振饥,奏蠲虚税,复业者千家。擢御史。
  ②民穷财殚,所在空虚,陛下不改图,天下将殆。
  5.刘玉死后,在隆庆初年被朝廷“赠刑部尚书,谥端毅”,请根据文本内容说出刘玉被“谥端毅”的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书》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嘉定六年,登进士第,调靖安主薄,丁忧去官。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宝佑二年,进参知政事。上疏曰:“天下之事,不进则退,苟以臣为可任,宜少听臣自效,即臣不足与军旅之事,愿上官爵。”不许。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书•董槐传》)
  [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B.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C.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D.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丁忧期间,官员一般辞官回老家,为父母守丧。
  B.提点,官职名称,宋朝时期开始设置,主要掌管司法、刑狱以及河渠等事。
  C.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等,例如上疏、奏疏。
  D.薨,指君主或有爵位的高官去世,也指皇后贵妃、皇子公主
  ……
  文言文专题训练----《三国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教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B.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C.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
  ……
  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还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二世遗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教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选自《史记•蒙恬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B.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C.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