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450字。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陆贽①、苏轼,此三子者,迹相类也。贽与轼,每自比谊也,称之者亦以为然。贽盖希谊矣,而不能为谊,然有愈于谊者也。轼亦希贽矣,而不能为贽,况乎其犹欲希谊也。
  奚以知其然邪?谊之说:教太子以端本,奖廉隅以善俗,贽弗逮焉。而不但此,傅梁怀王,王堕马毙,谊不食死,贽弗能也。所以知其不能者,与窦参②为难之情,胜于忧国也。顾谊之为学,粗而不纯,几与贽等;而任智任法,思以制匈奴、削诸侯,其三表五饵③之术,是婴稚之巧也;其削吴、楚而益齐,私所亲而不虑贻他日莫大之忧,是仆妾之智也;贽之所勿道也。故辅少主、婴孤城、仗节守义,以不丧其贞者,贽不如谊;而出入纷错之中,调御轻重之势,斟酌张弛以出险而经远也,谊不如贽。是何也?谊年少,愤盈之气,未履艰屯,而性之贞者略恒疏,则本有余而末不足。斯谊与贽轻重之衡,有相低昂者矣。
  若夫轼者,恶足以颉颃二子乎!酒肉也,佚游也,情夺其性者久矣;宠禄也,祸福也,利胜其命者深矣。志役于雕虫之技,以耸天下而矜其慧。学不出于揣摩之术,以荧天下而雠其能。习于其父张仪、苏秦、商鞅、李斯之邪说,遂欲以揽天下而生事于平康之世。文饰以经术,而自曰“吾谊矣”;诡测夫利害,而自曰“吾贽矣”;迷失其心而听其徒之推戴,且曰“吾孟子矣”;俄而取道于异端,抑曰“吾老聃矣”“吾瞿昙④矣”。若此者,谊之所不屑,抑贽之所不屑也。
  周勃、灌婴之非谊曰“擅权纷乱”,于谊为诬,于轼允当之矣。藉授以幼主危邦,恶足以知其所终哉!乃欲推而上之,列于谊与贽之间,宋玉所云“相者举肥”也。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①陆贽:唐德宗时期曾担任宰相,指陈弊政,废除苛税,后遭构陷后罢相。②窦参:曾任宰相,恃权贪婪,与陆贽不和。③三表五饵:指贾谊向汉文帝陈献的防御匈奴之策。④瞿县,指佛。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贽盖希谊矣   希:仰慕 B.私所亲而不虑贻他日莫大之忧   私:私下
  C.辅少主、婴孤城   婴:坚守 D.恶足以颉颃二子乎   颉颃:较量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而不能为谊   其削吴、楚而益齐
  B.然有愈于谊者矣   俄而取道于异端
  C.奚以知其然邪   以不丧其贞者
  D.其三表五饵之术   情夺其性者久矣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太子以端本:教育太子来端正根本
  B.是婴稚之巧也:这是小孩子一样的机巧
  C.以荧天下而雠其能:以此来迷惑天下而仇视其他有才能的人
  D.藉授以幼主危邦:假如交给他君主年幼、国家危难的局面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贾谊、陆贽在为政、操守、为学等方面各有长短。
  B.作者眼中贾谊年轻气盛,未经历过艰难险苦,故不能成功。
  C.“擅权纷乱”“相者举肥”两句是作者引用来抬高苏轼的。
  D.文中评论人物,论点精到,列举相应事实论证,逻辑清晰。
  5.第三段是作者对苏轼的评价。在王夫之看来,苏轼有哪些不足?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至少写出三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亦圣人之徒欤!
  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藉藉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1】,孟轲氏而止耳,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