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710字。
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zhàng,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可爱的夏天来了,轻柔的风儿给人带来一丝丝温暖的感觉,七色的彩虹飘在天空中,那云彩可真是五彩斑斓。
①zhàng障 ②斓lán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D )
①黄河与长江犹如母亲,以甘甜的乳汁 了中华大地悠久的文明。
②听了你的一番话,我的心里 多了。
③公众的信任不能随便托付给人,除非这个人首先证实自己能胜任
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A.养育 豁亮 而且 B.哺育 豁亮 固然
C.养育 敞亮 固然 D.哺育 敞亮 而且
导析:D ①“哺育”指喂养,也比喻培养;“养育”指抚养和教育。“哺育”符合语境。②“豁亮”指宽敞明亮,也指(嗓音)响亮;“敞亮”指宽敞明亮。“敞亮”更合语境。③“而且”是连词,表示进一步;“固然”是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根据③句句子关系可知,应选表递进的“而且”。故选D。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
A.暑假期间,我们几个人背上背包浩浩荡荡地向着大草原出发。
B.《木兰诗》情节动人,人物形象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C.他奋不顾身跳进湖中,救出落水儿童,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D.杨小东一边读一边细细地品味,似乎这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不可捉摸的秘密。
导析:A A项,“浩浩荡荡”指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句中“几个人”不能构成“人流”。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处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氛围。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复说:“没什么,别多心。”
D.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导析:D A项,数字连用表示约数,应去掉中间的顿号;B项,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省略号或“等,”;C项,“怎么了?你。”为倒装句,“怎么了”后应用逗号,“你”后应使用问号。故选D。
5.填空。(5分)
(1)《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乡愁难收、悲切思念亲人之状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因“柳”谐“留”音,故古人折柳表示送别之情,或盼望亲人归来。《春夜洛城闻笛》中描写此意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我多么渴望有一间置于苍翠竹林中的小屋,兴之所至,可以抚琴而歌,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境何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