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9(5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书·何执中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寇准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吕端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吕夷简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王安石传》.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寇准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冬,契丹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既而契丹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帝问准,准曰:“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遂请帝幸澶州。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燕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无子,以从子随为嗣。赠中书令、莱国公,后又赐谥曰忠愍。
  (选编自《宋史•寇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
  B.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
  C.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
  D.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都是注释《春秋》的书。
  B.中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探花、榜眼。
  C.擢,提升官职。古代表明官职变化的词还有“除”“迁”等,本文的“授大理评事”中的“授”也属此类。
  D.从子,唐宋前指父亲兄弟的孙子。唐宋后,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吕端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太祖即位,端知浚仪县,同判定州。端为政清简,远人便之。十年,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秦王廷美尹京,会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先是,寇准为参知政事,端既为相,虑已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北门外。”端曰:“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太宗称善,遂用其策。其母后终老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太宗不豫,真宗为皇太子,端日与太子问起居。及疾大渐,内侍王继恩忌太子英明,阴与外臣谋立故楚王元佐。太宗崩,李皇后命继恩召端,端知有变,锁继恩于阁内,使人守之而入,皇后曰:“宫车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如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
  (节选自《宋史•吕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B.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C.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D.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端,字易直”中“字”:古代男子十八岁成年时取“字”,作为对“名”的补充,供他人称呼,多与“名”的含义相近或相辅。
  B.“纳款”指向敌人投降归顺;纳款请命,意为投降朝廷并请求归附。
  C.“端备位宰相”中“备位”:是居官的自谦之词,意思是自己本来能力不够,愧居其位,担任这个官职不过是聊以充数。
  D.“崩”,《礼记曲礼》:“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薨,大夫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吕夷简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祥符中,迁太常博士。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证以亡命收系卖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仁宗即位,进右谅议大夫。雷允恭擅徙永定陵地,夷简验治,允恭诛,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因请以祥符天书内之方中。真宗祔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惟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所以报先帝者,宜莫若此也。”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迁尚书礼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未几,感风眩,降手诏曰:“古谓觅可疗疾,今官以赐卿。”三年春,帝御延和殿召见,敕乘马至殿门,固请老,以大尉致仕,朝朔望。既薨,帝见群臣,涕下,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吕夷简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B.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逐以亡命/收系妻子/
  C.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D.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特指考中进士、举人。明清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B.大理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专门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
  C.祔庙是指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祔”的意思是送死者的牌位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
  D.中国的古典文献中分别常用“朔”“望”“晦”来代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每月的最后一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夷简一心为国,勇于建言。面对寇准将要“变事”的言论,他认为这是有人故意诋毁寇准,不应加以理会,应将诋毁者流放到更远的地方。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王安石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时有诏舍人院无得申请除改文字,安石争之曰:“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履行其职,而一听大臣所为,自非大臣欲倾侧而为私,则立法不当如此。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臣实惧焉。”语皆侵执政,由是益与之忤。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神宗在藩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维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开封民避保甲,有截指断腕者,维言之,帝问安石,安石曰:“此固未可知,就令有之,亦不足怪。今士大夫睹新政,尚或纷然惊异。况于二十万户百姓,固有蠢愚为人所惑动者,岂应为此遂不敢一有所为邪?”帝曰:“民言合而听之则胜,亦不可不畏也。”熙宁十月,彗出东方,诏求直言,及询政事之未协于民者。安石率同列疏言:“先王虽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天文之变无穷,上下傅会,岂无偶合。所传占书,又世所禁,誊写伪误,尤不可知。陛下盛德至善,岂须愚瞽复有所陈。”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B.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C.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D.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2.下列对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有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B.“后安石当国”中的“当”指主持、掌握,与“人君当神器之重”的“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何执中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执中,字伯通,处州龙泉人。进士高第,调台、亳二州判官。亳数易守,政不治。曾巩至,颇欲振起之,顾诸僚无可仗信者,执中一见合意,事无纤轻,悉委以割决。有妖狱久不竟,株连浸多。执中讯诸囚听其相与语谓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闭不肯言而相视色变执中曰是必为师张角讳耳。即扣头引伏。蒋之奇使淮甸,号强明,官吏望风震慑,见执中喜曰:“一州六邑,赖有君尔。”知海盐县,为政识后先,邑人纪其十异。
  入为太学博士,以母忧去,寓苏州。比邻夜半火,执中方索居,遑遑不能去,拊柩号恸,誓与俱焚。观者悲其孝而危其难,有顷火却,柩得存,绍圣中,五王就傅,选为记室,转侍讲。端王即位,是为徽宗,超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四选案籍,吏多藏于家,以舞文取贿。执中请置库架阁,命官莅之,是后六曹皆仿其法。
  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阕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用提举修《哲宗史纪》恩,加少保。入宴太清楼,锡白玉带。会正宰相官名,转少傅,为太宰;又迁少师,封荣国公。
  执中辅政一纪,年益高。五年,卧疾甚,赐宽告。他日造朝,命止赴六参起居,退治省事。明年,乃以太傅就第,许朝朔望,仪物廩稍,一切如居位时。其在改事堂,尝戒边吏勿生事,重改作,以宽民力。虽居富贵,未尝忘贫贱时,斥缗钱万置义庄,以赡宗族。
  卒,年七十四。帝即幸其家,以不及视其病为恨,辍视朝三日,赠太师,追封清源郡王,谥曰正献。称之。
  (节选自《宋史•何执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执中讯诸囚/听其相与语谓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闭不肯言/而相视色变/执中曰/是必为师张角讳耳/
  B.执中讯诸囚/听其相与语/谓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闭不肯言/而相视色变/执中曰/是必为师张角讳耳/
  C.执中讯/诸囚听其相与语谓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闭/不肯言而相视色变/执中曰是/必为师张角讳耳/
  D.执中讯/诸囚听其相与语/谓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闭不肯言而相视/色变/执中曰是/必为师张角讳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选,是宋代铨选官员的制度,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诠、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诠选,故称四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