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74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2023年1月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本次考试为线上考试,答题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题完毕后,将答题卡按照要求拍照上传到钉钉。考试时间为2023年1月3日 8:30—11:0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不同。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事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如果重视工匠精神,那么一定会成为有活力的企业,成为发达国家。
  B. 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继承,时移世易,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只追求创新而升级换代。
  C. 当前还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不良现象,这就是没有践行工匠精神的表现。
  D. 弘扬工匠精神应双管齐下,既要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又要构建与之相应的体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匠精神不仅指炉火纯青的技术,还包含着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和超然的人生信念。
  B. 我国古代尊崇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庖丁解牛”都体现出工匠精神。
  C. 在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新时代,“工匠精神”须追求极致、求精,一举取得成功。
  D. 新时代工匠大多承担大机器生产下众多工序中 一环,产品必须靠团队协作生产。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
  A. 孔子主张人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B. 老子认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C. 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无人问津,有人故意摔碎使酒香四溢,获得金奖。
  D.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的发明,使中国报业技术处于世界最前列。
  4. 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 同是论述“工匠精神”,但三则材料论述 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落日
  胡秋萍
  我出生在黄河中游的岸边,四十多年来,我不曾远离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河流。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得天独厚地享受着这条母亲河带给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的滋养。
  闲暇时,驱车到黄河边走走,也仅需要三十分钟的时间。在书斋里伏案久了,到河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