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250字。

  抚州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卷
  说明:
  (1)本试题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得在本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3)所有考试结束3天后,考生可凭准考证号登录智学网(www。zhixue。com)查询考试成绩,密码与准考证号相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美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具特色的美学。这里所说的中国美学,包括中国古代美学、中国近代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传统形态的美学,中国近代美学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美学,中国现代美学则是一种开放形态的美学。三者虽有各自的特点,但又有一脉贯穿的基本精神,这些基本精神也就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
  西方美学与我们不同,它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上的。这种差异不是由美学决定的,而是由不同的文化决定的。中国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农业文化。中国文人与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缘。他们认为,大自然是朋友,是最美的事物,是可以怡情悦性的审美场所。中国传统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原点建构起来的。诸如“情景”“意象”“意境”“物色”等美学范畴,又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神与物游”“感物动心”和“借彼物理,抒我心胸”等美学思想,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由此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一种特色。
  西方美学重在求“本质”,中国美学则重在求“神韵”。在中国美学中,“神韵”是一个很难思定的概念。南北朝时,“神韵”一词只是用在对于人的审美评价中,指人的气质美和风度美;后来也用在对自然和艺术的审美中,前者指神态美,后者指韵味美。无论是人的神韵,还是自然的神韵和艺术的神韵,都是指审美对象内在的生命、精神和意蕴。它是通过外在形式如“形”或“象”表现出来的。但是,它与西方美学的“思想”“情感”和“意义”又不相同。西方艺术中的“思想”“情感”和“意义”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而中国艺术的“神韵”则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
  中国美学家谈论“美”的问题,大多是结合着生活、实用和功利一起谈的。西方美学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求解“美本身”开始,就有排斥“实用”的倾向。后来,康德干脆将“实用”的奠基石褫拿掉了,将审美与实用(即功利)对立起来。从此西方美学就走上了“务虚”的形而上的发展路线。
  (摘编自古风《从比较视域看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
  材料二:文艺是社会审美最高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作家、艺术家是全社会的审美导师。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造既是个人审美情绪的宣示,又是履行社会审美导师之职能。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使得他们较之他人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社会担心意识的核心是家国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是社会家国情怀的代言人之一。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美学是一种具有传统、过渡、开放形态的历史悠久的独具特色的美学,三种形态中一脉贯穿的基本精神,成为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
  B. 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差异不是由美学决定的,而是由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
  C. 中国美学中人、自然、艺术的神韵是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无法用语言表达。
  D. 中国美学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原点建构起来的,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艺术家需要有一种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社会担当意识,这是由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决定的。
  B. “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此后《左传》《庄子》《毛诗序》等典籍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教化说”。
  C. 陈子昂对初唐时期泛滥的六朝绮靡之风极为不满,他将重情重美的“兴”与重理重善的“寄”结合起来,创造了“兴寄”这一新概念。
  D. 作家、艺术家要为新时代言伟志,为新社会施教化,需要时刻将家国置于心中,需要有担当,有责任。
  3.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主要使用对比论证,将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进行对比,论证两者的差异。
  B. 材料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展开论证,从整体逻辑上看呈现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阐述“诗言志”与“兴寄论”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C. 材料二第⑤段引用刘勰的文句,证明了“情贵在真,贵在自然”这一观点。
  D. 材料二论证手法灵活多样,既有丰富的引用论证,也有典型的举例论证。
  4. 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不同。
  5. 根据材料二概括两个重要美学理论“诗言志”“兴寄论”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中国美学是一种具有传统、过渡、开放形态的历史悠久的独具特色的美学”错,根据原文“这里所说的中国美学,包括中国古代美学、中国近代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可知,“传统、过渡、开放形态”是中国美学的三种不同阶段的形态,而不是中国美学的一般性特点。
  B.“由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错,扩大范围。原文是说“这种差异不是由美学决定的,而是由文化决定的”,可见并没有说“政治”。
  C.“无法用语言表达”错,表述绝对。原文是说“中国艺术的‘神韵’则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原文意思是“难以用语言表述”而非“无法表述”。
  故选D。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