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900字。
2022-2023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 文 2023年3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尝试着去重新激活那个被层层叠叠的知识及社会生活沉淀物所掩盖起来的知觉的世界时,我们常常诉诸绘画,因为绘画会径直将我们重新放回被知觉的世界。在塞尚、布拉克及毕加索那里,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遭遇到这样一些物件:柠檬、曼陀铃、葡萄、烟盒……它们止住我们的目光,拷问我们的目光,这些我们“惯熟的”物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向我们的目光透露着它们的秘密本质以及它们的物性形式本身。如此,绘画将我们带回到对物本身的观看。
通过检视知觉的世界,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显现方式区分开。诚然,当我像字典那样去定义桌子——三条或四条腿支撑起的一个平面,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书写等等——的时候,我可能会觉得如此我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而完全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状、纹饰的风格等等这般伴随性的偶然之处。
与此相反,当我在知觉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不会不在意这桌子实现其作为桌子的功能的方式,而且,正是桌腿每一次承载起桌面的独特方式、正是那从桌脚到桌面抵抗重力的独特运动吸引着我,并使得每张桌子都卓然有别于其他的桌子。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是无关紧要的,从木头的纤维、桌腿的形状、木头的色泽及年龄到印证着木头年龄的某些涂鸦或磨损,而且“桌子”这个意谓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是透过所有这些“细节”显现出来的,这些细节体现着它在场的样态。一旦明白了知觉学派的教导,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开始懂艺术作品了,因为艺术品也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在此总体中,意义并不是自由的,而是系于或者说束缚于形形色色的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节的。
绘画的意义全部在于画布之外,全部在画作所意指的东西那里,就在画作的主题那里。实际上,所有有价值的画作都正是在和这一看法的斗争中形成的,并且至少百年以来所有的画家都在非常有意识地和这种看法作着斗争。三十年前,布拉克曾更直白地说过,绘画并非矢志于“重新建构一个别致的事实”,而是矢志于“建构一个图像性的事实”。如此看来,绘画就不是对世界的模仿,在对肖像画的美的经验里并没有画作与模特是否“相像”这回事。即使画家在画真实的物件时,他的目的也从来都不是去召回此物件本身,而是在画布上制作出一场自足的景象。将画作的主题和画家的手法这二者区分开来是不合理的,对子美的经验而言,画作的主题全在于画家在画布上构造葡萄、烟斗或烟盒的手法或曰方式。
面对一幅画,关键不在于找到更多的关于此画之主题、关于此画起源处历史情境的参考线索,关键在于——正如对物本身的知觉那样——按照画布上落笔痕迹中处处都在无声地给出的指示去凝视、去知觉这幅画作,以期所有这些指示——无需任何话语、无需任何推理——形成这样一个严格的有序整体:我们即使不能够理解这一整体,也会觉得其中没有任何的随意之处。
(摘编自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王士盛 周子悦译,人民出版社2019版)
材料二:
儿童作画主要凭感受与感觉。感觉中有一个极可贵的因素,就是错觉。大眼睛、 黑辫子、苍松与小鸟,这些具特色的对象在儿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鲜明,他们所感 受到与表现出来的往往超过了客观的尺度。因此也可说是“错觉”。但它却经常被 某些拿着所谓客观真实棍棒的美术教师打击、扼杀。
照相机发明之前,手工摄影实际上便是绘画的主要社会功能。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欣赏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画作,让我们重新感知“惯熟的”物件。
B. 艺术品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它的所有符号以及细节都体现着它的存在。
C. 古代杰出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体现在艺术家对其所处社会的真实记录。
D. 我国传统绘画对客观物象美感的艺术表现,值得现代美术家去分析明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绘画作品的意义是由画家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画布上呈现的,它无法被定义和 分析,只能交由欣赏者去凝视和知觉。
B. 如果只是根据画家的创作意图和背景等画布之外的线索,去理解他们的作品,那是无法真正欣赏绘画和艺术的。
C. 如果我们不明白知觉学派的要义,就无法找到合适的观看艺术品的方式,自 然也就无法欣赏“超过了客观的尺度”的儿童画,
D. 材料二将绘画作品的无题和我国古典诗词作品中的无题作比较,是为了说明 绘画的形象之美更能体现意味深远的境界。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B.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C. 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D.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4. 在论述“绘画的形式”问题时,两则材料各有侧重。试简要概括。(4分)
5. 右图为吴冠中的抽象水墨作品《奔流》。有人认为:“儿童的胡乱涂鸦和现代派绘画大师的抽象画看起来一样,但其实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核桃树下金银花
弋 舟
迄今为止,我没跟谁说过我曾在十七岁时干过一个下午的快递员。
那年我十七岁出头,差不多算是从张桓(初中毕业后就去送快递的同学)那小子手里抢了一匹铁马,一路风驰电掣而去。本来也没什么目标,非要说有的话,我心里最初的方向纯然只是“透口气儿”之类的情绪而已。临近高考,你能明白我干嘛会想这么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