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31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的生存环境,由此表现出梅花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请找出显示两位词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并简要分析两首词的感情基调。
  3.毛泽东说他的咏梅词是“反其意而用之”(“其” 指陆词),请简析“反其意”指哪些方面。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春日山居寄友人①
  周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②外,何人更可言。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②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歌标题既点明了写作的时令,又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B.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C.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的写出了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
  D.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E.尾联写诗人除了文友可忆之外,再无人可与之交流,表达了希望友人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的愿望。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B.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C.尾联复写春江景色,余韵不尽引人遐想。
  D.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E.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