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70字。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31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默写(4分)
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颔联和颈联。
, 。 , 。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
(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3)是故 ,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佳肴》)
(4)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1)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
。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选取快马、强弓两个典型事物,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辛大:名不详,疑为辛谔,作者同乡,隐居西山。②故人:指辛大。
4.诗中加点词“忽”“渐”二字运用精妙,请赏析。(2分)
5.诗人夏日赏景纳凉,感情丰富,诗中“ ”一句交代了作者情绪变化的原因,表达了诗人 之情。(2分)
(三)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瑜石而往有石泓②,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③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④石怪木、奇卉美箭⑤,可列坐而庥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①渴(hé):地名指袁家渴。②泓:水深的样子。③睨:斜着看。④诡:奇异。⑤箭:小竹。⑥庥(xiū):同“休”。
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昌蒲被之
(4)然卒入于渴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 潭西南而望 人不知而不愠
B.以 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C.之 心乐之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D.乃 乃记之而去 乃重修岳阳楼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9.【甲】文第①段中,我们跟随作者的游踪,先到 ,隔着竹林,听到 ,寻到了 ,在移动变换中欣赏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3分)
1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二、现代文阅读(39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6分)
梦回繁华(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