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6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七下期中语文模拟试卷
1. 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火了。晦涩难懂的许多典籍,通过时尚新yǐng 的电视节目,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于,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 (A 脍炙人口 B 喜闻乐见),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 (A 浩如烟海 B 星罗棋布)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集中chǔ 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 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zhāng ,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
《典籍里的中国》是我们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与古圣先贤对话,跨越时空交流,让我们不断创新,传播中国文化经典,致敬我们的先人!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i 新yǐng
ii chǔ 存
iii 载 体
iv 辞zhāng
(2) 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成语。
i (A 脍炙人口 B 喜闻乐见)
ii (A 浩如烟海 B 星罗棋布)
(3) 小吴不知道文段中“披沙拣金”这个词语的意思,小苏帮他百度了一下,知道了它的出处,联系上下文,写出“披沙拣金”的意思。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唐 刘知己《史通??直书》
(4) 小苏发现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帮他改正。
2. 按要求默写诗句。
林庚先生认为,中国是“诗的国度”“楚辞的少年精神直贯唐诗”。“少年精神”是一种乐观豪放,富有新鲜感的青春气息。生活中本来并不都是欢乐,总是能保持着希望和奋斗的热情。如替父从军的木兰,在艰难的环境中,展现了自己的英勇智慧:“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如远赴边塞的② (人名),面对着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并不沉浸于悲苦,而是振作精神,安慰家人:“马上相逢无纸笔,③ 。”如④ (人名),在《晚春》中对珍惜时光,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百花表示敬意:⑤“ , 。”又如写出“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李白,在⑥《 》一诗中加入骀荡的春风,让人感觉到温暖希望:“谁家玉笛暗飞声,⑦ 。”就连放弃了名利羁绊,晚年隐居于辋川别墅的王维,在那首《竹里馆》中也展现出了精神的放松与美好的情趣:“独坐幽篁里,⑧ 。”
3. 小吴和小苏一起阅读《骆驼祥子》,两人对下面两个选段进行了讨论和探究。
【甲】没走出多远,他就觉出软弱疲乏来了。可是他咬上了牙。他不能坐车,从哪方面看也不能坐车:一个乡下人拿十里八里还能当作道儿吗,以自己的身量力气而被这小小的一点病拿住,笑话,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乜得滚进城去,他想,我便算完了,不管有什么病!
①小吴:这段文字我很喜欢,我觉得这时候的祥子身上展现了一种特别的少年精神。
小苏:是的,之前他刚经历了人生“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 ,但我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他身上的可贵品质: 。
【乙】可是,连做这点事,他也不算个好手。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什么事都随着他的希望变成了“那么回事”。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和个老人、小孩,他也会去争竞。他不肯吃一点亏。
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他也许多站一会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他更永远不看前后的距离停匀不停匀,他走他的,低着头象作着个梦,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看一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②小吴:【乙】段事件发生之前祥子确认了一个人的消息: ,这使得祥子对生活彻底丧失信心,成为“走兽”,“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原则”做了一件大事: 。
小苏:我读到这里,真是为他感到深深叹息,他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等种种原因,变成了如今的行尸走肉。
4. 【吴地览古】
太湖边“长洲苑湿地保护区”的景区简介中引用了李白的《苏台览古》,请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问题。
苏台①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②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