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850字。
淮南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墨水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作品一旦问世,它就成为一个独立而客观的存在。评论家有必要抛开世俗的私心杂念,依照自己的认知与体悟,对作品的价值进行阐发。唯有这样,他才能有新发现、新收获,评论才能有的放矢,发挥实效。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需要一种为达真理无私无畏的勇气,褒贬出自公道,推论源自真凭实据。评论家也务必坚守学术良知,把研讨限定在文学的界域之内,秉持公道心与同理心,持论有据。作家最要紧的是拥有一颗平常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进行文学评论,再三再四的文本细读自然必不可少,而评论者与作者双方的沟通交流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彼此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对作者而言,通过这种推心置腹的交流对话,他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幽微角落抑或潜意识层面,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对自己作品的结构设置、推进节奏、语言技巧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常常会有不期而遇的顿悟。对评论者来说,则会因这种智慧的碰撞而灵光四射,发现新的研究切入点、打开新的研究界面。
研究已经过世的作家,各种史料诸如作家本人的谈话、日记、亲友回忆录、作家年谱等,有必要加以细心研读。路遥自传色彩很浓的小说《人生》,读者不约而同地认为小说中男主人公的原型是作家本人,而对书中女主角巧珍的原型则很少追究。青年评论家程旸《路遥〈人生〉中巧珍的原型》一文,通过对路遥生平各种史料的深入分析,认为巧珍的原型有村支书刘俊宽女儿刘凤梅、路遥初恋女友林红、妻子林达等多位女性的投射,亦有路遥自身的影子一面对文化心理强势的北京女知青,路遥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始终是十分软弱和自卑的,其本人在彼此交往、相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种种酸涩苦痛,都为他写活善良、痴情、怯懦的巧珍这一农村女孩形象注入了养分,“路遥在巧珍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困守乡下无法施展的制度性障碍”。这就超越了个人层面,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具有多重关联。这样的视角对研究其他作家的创作心理亦很有启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和技术.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这段话也适用于文学评论,只不过解决科学问题需要数据分析,而解决文学问题则需要史料支撑而已。
文学创作,需要才情、学力和呕心沥血的忘我投入,方能有所建树。相比之下,文学批评对理性思辨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需要在类比分析和逻辑推理方面多下功夫;但同样也和作家一样,需要“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博览群书,取精用宏,有开阔的视野,有深刻的洞察力,有敏锐的判断力。唯其如此,面对文学作品时,方能独具只眼,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左右逢源、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摘编自赵海菱《真凭实据地探究文学的秘密》)
材料二:
贾平凹的《秦岭记》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从《商州》《秦腔》《古炉》《老生》到《山本》,秦岭始终作为贾平凹小说的基座而存在。而到了《秦岭记》,秦岭已成为作品的主人公;从内容到形式,《秦岭记》也真正成为文学地理学意义上的山岳志。
100多年来,中国小说是以西方小说的叙事模式为圭臬的。中国小说如何从内容到形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评论家只要依照主观认知对作品价值进行阐发,评论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发挥实效。
B.反复细读文本,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都是评论者进行文学评论时应该遵循的方法。
C.研究已经过世的作家,我们必须细心地研读诸如作家本人的谈话、日记等各种史料。
D.爱因斯坦主张提出新问题与新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同样适用于文学评论。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术追求真理与公正无私,作家创作时也需要坚守学术良知,秉持公道心与同理心。
B.交流对话可让作者必然有意外发现与顿悟,可让评论者因碰撞而发现新研究切入点。
C.与文学创作需要才情、学力等一样,文学批评对评论者理性思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D.评论者只有具备视野、洞察力与判断力,才能够提出独到见解、发表令人信服评论。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路遥《人生》“自传色彩很浓”依据的一项是(3分)
A.读者不约而同地认为,小说《人生》中男主人公高加林的原型就是作家本人。
B.青年评论家程旸认为,巧珍原型有路遥初恋女友、妻子林达以及自身等影子。
C.路遥的恋爱婚姻体验,为写活善良痴情且怯懦的农村女孩巧珍形象注入养分。
D.作家路遥看待小说中巧珍的视角,对研究其他作家的创作心理是很有启发的。
4.贾平凹《秦岭记》与阿来《寻金记》在写作上有哪些相似点?请简要概括。(4分)
5.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美如夏花
张忆安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老邹。”会议室里,垂老的魏子初沉浸在回忆中,香烟快烧到手了都没注意到。对面的美国老兵接上话茬:“这位邹先生,我见到他是在6月10日夜晚。当时我正率领一个班执行夜间巡逻任务,在距离营地两公里左右的山丘上,发现了他的侦查小组……”
邹远亭缩身在小山丘的石缝中间,借着蒙了厚厚红布的手电发出的一点暗淡红光,全神贯注的计算着。美国人的防御圈并不难找,在漆黑一团的朝鲜半岛山地中,很容易发现被美国军营灯光照亮的夜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