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610字。

  2021级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150分,时量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
  (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
  材料二: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
  1.下列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
  B.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
  C.诗意使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使生活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
  D.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就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
  B.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
  C.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
  D.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
  B.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
  C.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步上山去。
  D.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
  5.根据三则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阿吾斯奇(节选)[注]
  董夏青青
  晚饭后,通讯员带他去了连队的储藏室。到那儿才发现,小弟平日就把自己的箱包收拾得很利索,根本不需要他再做什么。
  周围这么多的箱子里只有小弟的箱子把手断了,用一截尼龙绳和胶带缠了一个替代的。这些年,小弟在武校演出赚的钱及在部队发的津贴,大部分都交给了奶奶,让她在老家重修老屋,添置家具。要是奶奶不照小弟的安排做,小弟就大发脾气。奶奶想把钱攒下来,让他和小弟趁早成家,小弟总觉得家底太薄,还要等两三年。
  他抬起头,白炽灯管频闪的呲呲声叫他突然一阵心悸。此刻,他想起了当年弟弟的预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