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4090字。
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中2022级期中联考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是一门以言达意的艺术。但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秘的景象。文艺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拿艺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含蓄不露。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梅特林克说:“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赞无言之美的话不能比此更透辟了。
我们要问何以说得越少,引起的美感反而越深刻了?何以无言之美有如许势力?
首先,艺术是帮助我们超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现实界绝没有所谓极乐美满的东西存在。因此我们的意志就不能不和现实发生冲突。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超脱到哪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因此艺术家的生活就是超现实的生活,艺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换句话说,我们有艺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对待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就看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窄狭。这句话应稍加改正,我们应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
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其次,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所以欣赏艺术作品,要注重在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
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
(摘编自朱光潜《无言之美》)
材料二:
明确提出“无言之美”这一美学命题的是我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他在1924年发表的《无言之美》中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在先秦诸子中,孔子、老子、庄子都已有“不言”“无言”之说,但多是因“言不尽意”而实行的一种策略。但《庄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作品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给欣赏者带来的美感反而越深刻。
B.“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无言”有赖于“有言”,无言更强调含蓄不露。
C.艺术作品美在有弹性,这里的“弹性”主要指其有尽之言是否有魅力和能量。
D.诗歌最高的美学境界是“无言之美”,“善言”是通向“无言之美”的幽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取决于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越阔大其艺术价值就越高。
B.诗词比散文的弹性更大,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所以诗词的美学境界比散文更高远。
C.“善言”指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超,能用“三分之言”表达“十分之意”,这就是梅特林克赞美的“口闭者”。
D.两则材料都肯定了无言之美,材料一对“无言之美”魅力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材料二探讨了无言和有言的关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一中第一段观点的是(3分)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以“无声”衬“有声”,余韵无穷。
B.“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一句中的“高木”使人联想到“落木千山”的空阔。
C.黛玉在临终前听到宝玉与宝钗结婚的锣鼓声,说道“宝玉、宝玉,你好……”
D.散曲要通过眼观和耳听取得审美效果,其语言必须是“唱时听去亦人人都晓”。
4.请概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该理论显示了“无言”和“有言”的辩证关系,请结合材料二概述两者的关系。(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泰山一宿(节选)
余光中
临睡前建辉提醒大家:要看日出,五点整就得起身。
入夜后气温更低,但十点一到,旅馆把暖气关了,也没有热水可用。我存(范我存,余光中的爱人)和幼珊母女平常就习惯于早睡,这时也顾不了厚被褥有多阴湿,就专心一志上了床,去追求冷梦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