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1740字。

  2023 年大连市高三适应性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在此背景下,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意味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全球视野看,国际社会也普遍推崇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可以预见,未来有竞争力的产业须具备绿色低碳相关的核心竞争优势,否则就难以跟上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浪潮。各地要在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要具备突出的绿色低碳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的产业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能消极对待碳达峰碳中和、盲目发展“两高”行业。同时,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推动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子,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需要坚持三项原则。一是要把握好节奏。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应统筹谋划好产业更替、   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二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防范好各种潜在风险,统筹好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三是注重区域协同发展。(甲)地区间应增强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 链,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一是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硬约束,倒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和强化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 项目盲目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乙)三是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四是着力打造现代能源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抓好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和利用,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五是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还需要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一是完善产业绿色发展相关的要素保障机制,完善用地、财政、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使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配置向有利于形成绿色低碳化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领域聚集。二是推动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三是夯实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电力交易市场, 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四是为产业绿色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下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增强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竞争新优势。
  (摘编自张友国《如何在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优势?》)
  材料二:
  中国承诺,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十年来,中国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与 31 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 120 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 3000 人次绿色发展人才。
  中国还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能源转型、能效提升方面的合作。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的当下,中国推动绿色发展谱写了与世界各国共赢的篇章。“环境改善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全世界,体现了中国作为   世界大国的担当”。
  (摘编自李洁《中国的绿色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绿色发展浪潮”在文中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化发展模式得到了普遍推崇。
  B.“‘两高’行业”在文中是指不具备绿色低碳化特征的高污染、高耗能的资源型产业。
  C.“激励机制”在文中是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采取的促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系统
  做法。
  D.“伙伴关系”在文中是指为推动清洁能源在能源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上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应该都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
  B. 新的产业突出绿色低碳化特征,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就要积极对待,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
  C. 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统筹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防范潜在危险,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D. 为了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我国与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的倡议,体现了大国担当。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为经济社会系统性的变革,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不仅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还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B. 要无条件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积极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C.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这都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D. 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
  4. 文本甲处提及“避免同质化竞争”,乙处却提议“融合集群发展”,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4 分)
  5. 在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过程中,有人在网络上发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请结合材料,拟写发言提纲,对此言论表达看法。(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丰子恺
  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五千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坠地,嘤嘤学语,看着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