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20字。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 )而逝,临别的忧伤油然而生。【甲】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簇的校园,相识在这温馨和谐的集体。【乙】师长的( ),同学的( )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 )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上孜孜不倦汲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丙】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不是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丁】明日,我们将继续追寻先贤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仆后继,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1. 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 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悄然(qiǎo) 谆谆教诲(huì) 嬉闹 驰骋
B. 悄然(qiǎo) 谆谆教诲(huǐ) 嬉闹 弛骋
C. 悄然(qiāo) 谆谆教诲(huì) 嘻闹 弛骋
D. 悄然(qiāo) 谆谆教诲(huǐ) 嘻闹 驰骋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油然而生 B. 花团锦簇 C. 孜孜不倦 D. 前仆后继
3. 将“而今,我们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4. 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删去“的一生” B. 改“不是”为“既”
C. 改“又是”为“而是” D. 在“又是”前增加“意味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日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日太公,母日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薪,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度已失期 度:推测,估计 B. 今亡亦死 亡:丢失,失去
C. 等死,死国可乎 等:同样 D. 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A. 辍耕之垄上 B. 水陆草木之花
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其此之谓乎
7.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文“天下苦秦久矣”揭露了秦王朝对人民压迫、剥削程度之深,揭示了秦末农民起义及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B. 【甲】文陈胜吴广认为发动起义首先要震慑众人,就在丝帛上写“陈胜王”并巧妙地在队伍中传开,可见他们有谋略,勇于行动。
C. 【甲】文“闾左”在古代指代贫苦人民,【甲】文中 “二世元年七月”和【乙】文中“秦二世元年秋”都是采用的年号纪年法。
D. 【乙】文中汉高祖虽出身卑贱,但通过一系列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出他机智远谋、气度不凡的帝王气相及心术。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