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50字。
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题。(10分)
探秘“华龙一号”
【材料一】
①“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于1月3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②一颗颗不起眼的浅黑色“粉笔头”,便是核燃料的主要成分——铀混合物粉末烧结成的二氧化铀陶瓷芯块。它们安放于特制的圆柱形稀有金属容器中,共同组成了堆芯,也就是核电站的“心脏”。“华龙一号”采用177组燃料组件堆芯,让单台机组装机容量高达116.1万千瓦。堆芯数量的增加不但提升了功率,也带来了单个组件负荷的减轻,安全度随之进一步提升。
③在近20年的研发工作中,“华龙一号”研发团队共开展了54项科研攻关项目,其自主知识产权覆盖了设计、燃料、设备、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在反应堆堆芯设计、能动和非能动安全技术、燃料技术、计算分析软件等方面,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
④技术的自主创新也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华龙一号”涉及5300多家设备供货厂家,分布全国各地,各项组件共计6万多台套设备,所有核心设备实现国产,设备国产率达到88%以上。一大批核电装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伴随“华龙一号”迅速成长,形成了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国企为主导的三代核电装备供应链。
⑤“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能产生哪些效益?单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华龙一号”首堆机组商业运行,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深远。
⑥从2015年5月7日正式落地福清,到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业运行,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让“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⑦据介绍,按目前市场情况测算,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并提供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近200亿元。
【材料二】
核电站最核心的部分是堆芯,就好比火电厂的锅炉,这也是最怕出问题的部分。“华龙一号”给堆芯上了“双保险”。在堆芯上方安置了3个千吨级的超大水箱,一旦能动系统无法使用,水箱里的数千吨水不需要动力驱动,就能顺势而下,依靠重力自然循环为堆芯降温。这一套非能动系统和能动系统结合的设计,让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释出的风险大幅降低。“华龙一号”的“硬核安保”远不止于此。站在高处眺望,核岛被巨型混凝土外壳所包裹,就像披上了一件“硬甲”。硬甲其实分两层,内壳厚1.3米,外壳厚1.8米,全部采用高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不仅能把放射性物质牢牢锁住,其强度还可抗大飞机冲撞和9级大地震。作为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安全性是它最大的优势。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材料一第②段中画线语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
2.从材料一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当前”和“之一”中任选一个,分析其不能删除的理由。(3分)
这让“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可否融合成一篇文章,请从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等方面做分析。(4分)
▲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4~7题。(15分)
一粒米的旅行
王太生
①这注定是一条年复一年的经典线路,关于一粒米的旅行。
②五月,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农人拿来箩筐,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悠的箩筐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担子跌落着亮晶晶的水滴,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
③一粒米就这样开始旅行。它一出门,就迎面遭遇一场兜头雨。一场雨在天地间泼泼地下着,秧田翻着气泡,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着水渠哗哗流淌。这时候,有一尾鱼,“泼刺”一声,游入秧田。
④一粒米在旅途上,雨热同期。高温在秧棵间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