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720字。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重点中学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她在商场里看到一条名牌裙子极其精美, 天衣无缝,一时冲动花了半个月的工资把它买了下来。
B. 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长跑运动员如 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从众也在不同地段给健儿们加油助威,景象十分壮观。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销声匿迹。
D.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 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朝翔天乐。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B. 那真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黑压压都是欢迎人群的欢呼。
C.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 志愿者的数量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武汉市因注册志愿着过145万人而被称为“志愿之城”。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B. “天启壬戌狄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这里“天启”为皇帝年号,“壬戌”为干支纪年,“叔远”是核舟雕刻者王毅的字,“甫”是男子美称。
C.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作者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守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D.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贺敬之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4. 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1) 土地平旷, _____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 , ______ 。
(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______ , ______ 。
(3) ______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3)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______ ; ______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5. 文学名著。
(1) 《经典常谈》是 ______ (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 ______ 的著作。
(2) 关于《经典常谈》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战国时期,三百来篇唱词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经》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诗经》之后成为儒家“六经”之一。“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的表现在《诗序》里。
B.《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公羊传》《穀梁传》全以叙事为主,《左传》以解经为主。
C.儒家把礼治分为三部分:政治制度、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礼乐并称,乐是礼的部分。
D.《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书记事按年月日编排,记叙的历史起于鲁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至,共二百四十二年。“尊王攘夷”是《春秋》的大义。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6.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问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