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460字。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默写唐代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4-5题。(4分)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宋】辛弃疾①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②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③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推消棋局。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抗金复国事业毫无进展,而且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词人在一次登建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②虎踞龙蟠:形容建康城地势之险要。③安石:即谢安,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苻坚,后遭谗言被疏。④宝镜:喻知音。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开门见山,开头几句直接点明怀古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一层一层铺展开来。
B.“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词句中透露出昔盛今衰的悲凉。
C.上阕“柳外斜阳”五句,描写登亭所见景象,渲染悲凉凄楚的气氛,表现日渐衰微的国势。
D.下阕以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委婉地表达词人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之情。
5.结尾两句“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寓意颇深,请简要赏析。(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龙山雪
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待。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芥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睛。②李芥(jiè)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欲(hē):同“喝”。
6.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2处)(2分)
晚 霁① 余 登 龙 山 坐 上 城 隍 庙 山 门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是金陵人,客此 不知木兰是女郎
C.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