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620字。

  文言文阅读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十七年冬,晋献公使太子伐东山。 里克谏曰:“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释申生也!”公曰:“行也!”里克对曰:“非故也。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今君居,太子行,未有此也。”公曰:“非子之所知也。寡人闻之,立太子之道三:身钧以年,年同以爱,爱疑决之以卜筮。子无谋吾父子之间,吾以此观之。”公不说。里克退,见太子。太子曰:“君赐我以偏衣①、金玦,何也?”里克曰:“孺子惧乎?衣躬之偏,而握金玦,令不偷②矣。孺子何惧! 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太子遂行,狐突御戎,先友为右,衣偏衣而佩金玦。出而告先友曰:“君与我此,何也?”先友曰:“中分而金玦之权,在此行也。孺子勉之乎!”狐突叹曰:“以厖③衣纯,而玦之以金铣者,寒之甚矣,胡可恃也?虽勉之,狄可尽乎?”先友曰:“衣躬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勉之而已矣。偏躬无愿,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至于稷桑,狄人出逆,申生欲战。狐突谏曰:“不可。突闻之:国君好外,大夫殆;好内,嫡子殆,社稷危。若惠于父而远于死,惠于众而利社稷,其可以图之乎?况其危身于狄以起谗于内也?”申生曰:“不可。君之使我,非欢也,抑欲测吾心也。是故赐我奇服,而告我权。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谮在中矣,君故生心。虽蝎谮,焉避之?不若战也。 不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死,犹有令名焉。”果败狄于稷桑而反。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君子曰:“善深谋也。”
  (节选自《国语•晋语一》)
  【注】①偏衣:左右异色的衣服。②偷:薄。③厖:(颜色)杂乱。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B.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C.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D.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十七年,即晋献公十七年,这种以王公在位年数纪年的方法,被称为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监国,古代国君外出之时,太子居留,守护国家,监督国事,代国君行使权力,处理国政。
  C.戎,文中指兵车、军车,与《谏逐客书》中“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的“戎”意思相同。
  D.逆,文中指迎战、抵抗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的“逆”意思不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针对派遣申生征伐东山一事,里克在国君面前进行了劝谏,退朝后见到太子,又帮助其进行了分析,安慰太子国君并未薄待他。
  B.晋献公确立申生为太子依据了三个原则:身份均等的立长子,年龄相同的立所爱之子,所爱相同而犹疑不决的,通过卜筮决定。
  C.先友鼓励太子,征伐的战果可以巩固其地位,穿国君赐予的衣服,手握着兵权,既有君父之亲又能远离灾难,是不必害怕的。
  D.太子申生准备应战时,狐突持反对意见,他主张太子应从利君、利民和利己的角度考虑,不与狄人作战,避免滋生祸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里克谏曰:“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释申生也!”公曰:“行也!”
  ②不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死,犹有令名焉。
  14.  太子申生决定与狄人作战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2023届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吴元济纵兵侵掠,及于东畿。诏鄂岳观察使柳公绰以兵五千授安州刺史李听,使讨元济。公绰曰:“以吾书生不知兵邪!”即奏请自行,许之。至安州,号令整肃,区处军事,诸将无不服。士卒在行营者,其家疾病死丧,厚给之,妻婬者,沈于江,士卒皆喜。故每战皆捷。公绰所乘马,踶杀圉人,命杀马以祭之。或曰:“圉人自不备耳,此良马,可惜!”曰:“材良性驽,何足惜也!”竟杀之。元济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