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90字。

  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命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过瘾(yǐn)     哺育(bǔ)      土匪(fěi)       锲而不舍(qì)
  B.震悚(sǒng)    校对(xiào)    霹雳(lì)       苛捐杂税(kē)
  C.取缔(dì)       澎湃(pài)     调羹(gēng)    酣然入梦(hān)
  D.污秽(huì)     咀嚼(jiáo)     晌午(xiǎng)   心不在焉(yā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一项是(     )(2分)
  A.一泄千里    目不窥园    群蚁排衙    如释重负
  B.大廷广众    厉精图治    慷慨淋漓    迥乎不同
  C.九曲连环    雷厉风行    黄梁美梦    锋芒必露
  D.潜心贯注    莫名其妙     酣然入梦    妇孺皆知
  3.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句子(     )(2分)
  A.父亲的演出现场人声鼎沸,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好像是怕打扰到他。
  B.我的父亲勤学好问,遇到难题总是不求甚解,非搞清楚不可。
  C.几日前便已获知今日父亲会回家,今天他的到来真令我喜出望外。
  D.每个家庭都希望它的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B.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只落汤鸡,使大家都忍俊不禁。
  C.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
  D.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C.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他从那圆转椅上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D.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斓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6.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鲁迅,节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节选自南北朝时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D.《孙权劝学》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卿”为爱称。
  综合性学习(共6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 “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7.请你围绕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的名称。(4分)
  (1)爱国人物故事会。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从下面爱国名言中选择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9.情景默写(8分,每空1分)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3)《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战斗的激烈。
  (4)《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游子在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5)《孙权劝学》中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4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
  _______                                                                                  
  11.“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2—15题。(12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