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010字。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
省( )亲 追溯( ) 龟( )裂
jiān( )默 mí( )漫 mò( )然
二、句子默写
2.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瀚海阑千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此中人语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三、选择题
3.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初期的诗歌305篇,其中出现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名句,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
B.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如“垂髫”“加冠”“不惑”“始龀”“黄发”等,这几个词语是按年龄大小依次排序的。
C.让人叹为观止的精美文物又一次揭开了三星堆的神秘面纱。——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D.2023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什么时候举行,在哪里举行,我都打听清楚了。——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准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温饱到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B.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朝气蓬勃。
C.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基础,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D.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西方狮子实际上早就被注入了全新的文化内涵,并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和改造。
四、综合性学习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来源:人民网)
【材料二】
中国减少破排放的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者,有责任和义务为碳减排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这也是能够做到的,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jiàn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这些点滴小事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我们有这方面的意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齐心协力,聚沙成塔,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中国环境报)
【材料三】
如今低碳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某企业碳中和团队结合近零碳排放的特征和数字轨迹,正式推出“零碳云脑”!“零碳云脑”核心创新在于将人与碳的关系进行了数字化定义。人是最核心的零碳细胞。通过开通个人碳账户,形成个人破清单及碳足迹,生成个人碳信用报告。个人通过绿色出行或者参与垃圾分类及回收等废物资源化低碳活动获取碳积分。在抵消个人碳排放量后,多余的碳积分可以在碳商城换购商品进行碳交易。“零碳云脑”通过发起低碳活动引导和培育用户低碳行为,对群体进行低碳行为可视化评比,实现碳积分动态流通。
——(来源:搜狐网“可持续发展研究专栏”)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
jiàn( )行 悄( )然
(2)提取句子主干。
个人通过绿色出行或者参与垃圾分类及回收等废物资源化低碳活动获取碳积分。
(3)依据材料内容,在材料二空白处填写三条有利于碳减排碳中和的建议。
(4)综合你对材料的理解,简要概括“低碳生活”的含义。
五、选择题
6.下列对于《经典常谈》里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B.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该书是文字学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