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190字。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开篇破空而来,喊出久郁心中的志向:“归去来兮!”再回首在官时日,作者用“心为形役”的痛苦自责之词,作了精辟的总结。
  B.小舟遥遥,衣袂飘飘,写尽踏上归途的欢愉,与“惆怅而独悲”的在官心境形成鲜明对比,一“问”一“恨”,显归心之急切。
  C.“松菊犹存”似说坚贞芬芳的节操仍在,“倦飞”之鸟,犹言厌倦做官,“流憩”“遐观”“盘桓”,是作者遗世独立生活的写照。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作者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不羡慕荣华富贵,不期望皇帝赏识,只愿回归田园,乐天知命享余生。
  2.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交代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做铺垫。
  B.第2段中描写的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作者流连忘返、自得其乐,同时也通过对夕阳晚照、苍松兀立、引壶自酌等场景的描写,揭示出作者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C.第3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躬耕垄亩的舒心惬意,游山玩水的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促使作者欢欣鼓舞,诗兴大发。
  D.第4段抒发了作者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作者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璞归真,但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中却隐含着他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
  4.对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大约因为心情急切,诗人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