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80字。
语文试题卷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前言
1. 阅读“前言”,完成各题。
三年的语文学习,是一段且行且歌的旅程。我们品读了古朴典(yǎ)____________的诗词、意蕴丰富的小说、各具风情的游记、真实生动的传记、客观鲜活的新闻……这些作品浸(rùn)____________着智慧,承载(A.zài B.zǎi)着文化。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学们,让我们梳理不同文体的阅读路径,走进异彩纷(chéng)____________的文本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典(yǎ)____________ 浸(rùn)____________ 异彩纷(chéng)____________
(2)给文中加点字“载”选择正确的读音( )
A. zài B. zǎi
【答案】(1) ①. 雅 ②. 润 ③. 呈 (2)A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典雅,diǎn yǎ,(形)优美不粗俗。
浸润,jìn rùn,一指沾濡滋润,亦谓恩泽普施;二指浸染熏陶;三指逐渐渗透,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
异彩纷呈,yì cǎi fēn chéng,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承载 ,chéng zài,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故选A。
二、古诗词阅读路径梳理
阅读锦囊: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阅读时可以从意象、典故、诗题、写作背景、直抒胸臆的词语等角度把握作者情感。
2. 古诗词填空。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意象把握情感。如“征蓬出汉塞,(1)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中的“雁”带有飘零之感;“正莺儿啼,(2)_______________,蝶儿忙”(秦观《行香子》)中的“燕”带有愉悦之情;“(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菊”隐含归隐的闲适。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直抒胸臆的词语把握情感。如“(5)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中的“爱”流露出白居易对早春西湖的喜爱;“(6)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中的“怆然”表达了陈子昂生不逢时的感伤;“(7)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愁”道出了李白对友人的同情与担忧。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典故把握情感。“(9)_______________,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以魏尚自比,期盼得到朝廷重用;“(10)__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感慨无法像窦宪一样勒石燕然,表达自己功业未成的愁思。
【答案】 ①. 归雁入胡天 ②. 燕儿舞 ③. 采菊东篱下 ④. 悠然见南山 ⑤. 最爱湖东行不足 ⑥. 念天地之悠悠 ⑦.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⑧.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⑨. 持节云中 ⑩.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雁、与、郎、燕”等字词容易写错。
3. 阅读下面古诗,补全对话。
旅次石头岸
〔唐〕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小语:老师,我发现尾联中有一个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1)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个意象“(2)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读出这首诗的情感。
老师:是的。我们还可以通过诗题中“(3)_______________”一词知道诗人身处异乡。他想起“旧国”“故人”,流露出(4)_______________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