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时是《〈诗经〉三首》的第一课时,学习《关雎》、《蒹葭》。这两首诗歌风格相近,难度都不太大,学生基本能够读懂。两首诗歌都有许多值得品味鉴赏的地方,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诗歌大意,然后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悟诗歌意境,体味诗歌的美感,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在柔美低回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
妙龄女子怀春,翩翩少年钟情。或孤灯独守长夜难眠,或“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苦苦追寻,却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的遗憾。于是也就诞生了许许多多凄婉而又动人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诗经》中的名篇——《关雎》、《蒹葭》。
二、 介绍《诗经》
1. 学生阅读注释,介绍有关《诗经》的知识。
2. 教师补充介绍:赋、比、兴
“比”与“兴”常常紧密相连,比兴手法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习《关雎》
1. 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2. 教师指名朗读。学生品评、纠正,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诗歌感情的变化。
3. 学生调动联想、想象,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美感。
4. 合作探究:讨论《关雎》之美,美在何处?请你以“我看《关雎》之美,美在……,不由得令人想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明确:
①我看《关雎》之美,美在小伙子的痴情专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不由得令人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孤灯极尽难成眠”的诗句。元朝散曲家乔吉《蟾宫曲》中“饭不沾匙,睡如翻饼”更是对这种相思之苦的精彩阐释……
②我看《关雎》之美,美在淑女的美丽贤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足以体现她的勤劳。不由得令人想起培根的一句话“美貌犹如盛夏的水果,容易腐烂而又难以保存”,小伙子看中的正是她的美丽与贤淑……
③我看《关雎》之美,美在如画的景物,优美的意境: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河中的小岛上或相依相偎,或追逐嬉戏,或关关和鸣; 一位美丽的姑娘正驾着一叶扁舟在碧绿的荇菜丛中忙碌着……
④我看《关雎》之美,美在回环往复的语言……
三、 教师小结,学生再次齐声吟诵《关雎》。
导入《蒹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