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25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7分)
  做自己的支配者   叶梓
  ①舆论是什么?是公众的言论,即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的话题或行为公开表达的观点、态度和信念的总和。
  ②舆论是什么?表面上,它是人们共同的观念,代表大多数人。当某件事中,舆论导向出现明显倾斜,往往导致后来者受到影响,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因此,在一些假新闻、冤假错案真相大白后,“舆论”本身立即会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③那么,能因此认定舆论有害吗?答案是否定的。剥开“社会评价”的外壳,舆论往往反映了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的思考方式,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但也仅止于参考价值,对于我们独立的个体而言,如何不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的支配者,才是应思考的可行之道、应行之道。
  ④周国平曾说过:唯有与舆论同质的俗人才会被舆论所支配。“俗人”,说的便是那些不假思索便盲目从众,持道德观念,以自己的眼光评判是非之人。
  ③林肯说过:有了舆论支持就什么都做得成,没有舆论支持就什么也办不到。这应是一个政治家信奉的真理。战乱时期的领导者需要舆论来造势,其目的也许是好的,但这绝不代表舆论即真理,换句话说,林肯是一位优秀,正义的领袖,所倡导的舆论会为美国独立带来助力。可若是这股精神落到阴谋家、落到不怀好意者手中呢?卢梭也说过: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由此可见舆论的两面性。
  ⑥“舆论”,这个庞然大物,在新媒体时代显得更为庞大,它的力量与日俱增,用好它,能使国家安定,团队和谐,用不好,则极易引发麻烦,小到个人身败名裂,大到集体暴乱,无不彰显着舆论的巨大威力。
  ⑦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守住自己的信念,以清明的眼光打量世界,也秉持正确的信仰对身边之事做出评判,绝不能人云亦云,被舆论所支配,做与舆论同质的俗人。
  ⑧人与芦苇的差别,也许就在于,人不会随风飘荡。因为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1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3.第⑤段林肯的话“有了舆论支持就什么都做得成,没有舆论支持就什么也办不到”与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怎样的异同?请写出你思考。(2分)
  14.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9分)
  精密测量——科学探索的“眼睛” 高端制造的“尺子”
  ①科学家门捷列夫说:“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现代热力学之父”开尔文有一条著名结论:“只有测量出来,才能制造出来。”在当代科技和工业领域,高水平的精密测量技术和精密仪器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和整体工业领先程度的重要指标,更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必备条件。
  ②在精密和超精密工程领域,精密测量是指测量准确度在1微米至0.1微米量级的测量,超精密测量是指测量准确度优于100纳米,如10纳米、1纳米,甚至皮米(千分之一纳米)量级的测量。
  ③精密测量兴起于工业大生产。规模化大生产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特征,一个产品由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需要联合遍布各地的多个优势厂家。比如一部智能手机有1600多个零件和元器件,由分布在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家工厂提供。面对如此多零件、元器件,其中任何一个的尺寸精度或其他技术指标不合格,就无法集成到一起。
  ④为解决这类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计量局(BIPM)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与规范。依据这些标准与规范,国际计量局将公认的标准量值传递给每一台测量仪器,生产厂商使用测量仪器,对产品的每一个零件和元器件的所有技术参数进行精密测量。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测量仪器都是精确的,测量数据都是精准的,进而成千上万的零件或元器件具有互换性。由此而来,精密测量已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新兴学科。
  ⑤怎样进行精密测量?这就需要实施精密测量的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